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楼主: 国都长安

纪连海点评乾隆名臣 (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4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2、刘墉也造文字狱

  刘墉的父亲刘统勋一生中受到的最为重要的一次伤害是在1754年。这一年,朝廷命刘统勋巡视今天新疆的巴里坤、哈密两个地方的驻兵。当时,恰逢回部的阿睦尔撒纳叛乱,当时驻守新疆的清军退到巴里坤。刘统勋据此上奏,请放弃巴里坤,退守哈密。不料,引起了乾隆皇帝的震怒,将刘统勋即行革职,押解回京。
  此时,刚刚中进士三年、好不容易才从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升任翰林院侍讲的刘墉随同全家所有男女老幼均被缉拿归案,交刑部严加看管,然后等待秋后问斩,他家所有家产全都充公。
  不久以后,乾隆皇帝又觉得这么判决似乎不太合适,便释放了刘墉全家人,刘统勋和刘墉父子二人也恢复了名誉,并且重新当了官。几年以后,乾隆皇帝又重新发还了刘统勋全家被抄没的家产。
  但是,这次意外伤害还是给刚刚从政不久的刘墉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并且严重影响了他此后一生的为官之路。
  刘墉从这件事情中总结出了为官处世的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条基本原则就是,讨好皇帝,该出手时就出手。
  在这个案件中,刘统勋无故受冤,刘墉全家人平白无故被株连,全家人差点沦为刀下鬼。刘墉从这一事件中得出的第一个教训就是,如果要想升官,退一步说,如果要想保住自己的位置,就要学会讨好皇帝,该出手时就出手。他知道,这次意外事故,全凭乾隆皇帝一人高兴与否、明白与否。因此,他从他们家的遭遇及其身边很多人的经历中得出了一个结论,要想迅速升官,你必须要讨好皇帝,该出手时就出手。
  问题是,一个文臣,你连皇帝的面都见不到,你怎么讨好皇帝呀?你又不像和珅一样是满洲人,又不能够当上乾隆皇帝的贴身侍卫,你有什么机会讨好皇帝呀!
  刘墉可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毕竟生活在官宦之家,很多事情他自己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是听说的事情也要比一般的官员多很多。在这个时候,他的脑海里面涌现出了下一个词汇,他想到了当时的一个极为普遍的社会事件:文字狱。
  文字狱,顾名思义,因文字成狱。也就是读书人写了不该写的字而被下狱。比如,有人写了一句诗,“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得,这不是咒骂人家清朝的统治者是“白痴”么?统统杀无赦!你诗中的“清风”不就是人家清朝的“清”么?那还得了?这类的事情就是我们说的清朝的文字狱。
  清朝的文字狱,最早开始于康熙年间。康熙统治的61年间发生了十几起文字狱,到了雍正年间,十三年内发生了几十起文字狱,这就慢慢增多了。而到了乾隆年间,乾隆皇帝统治的60年内竟然发生了170多起文字狱!
  刘墉就琢磨了:我为什么不利用清朝乾隆皇帝防范汉人知识分子造反之心甚严,屡屡制造文字狱的机会升官发财呢?说干就干!
  在充分利用乾隆皇帝屡屡制造文字狱的机会升官发财这方面,刘墉有两件事值得提一提!非常巧合的是,两件事情虽然前后相差16年,但是居然都是在同一地点、在刘墉任同一官职的时候发生的!
  第一件事情,阎大镛案件。
  1761年,刘墉担任江苏学政,就是江苏省教育厅的厅长。
  我们首先介绍一下学政这个官职。清朝的时候,每一个省都分设三个平行的机构:承宣布政使司,其官员被称为藩台,相当于一省之长,主管民事、财政;提刑按察使司,其官员被称为臬台,主管刑罚,相当于省高级人民法院;提督学政,主管学校、教育、科举考试和文风,相当于省教育厅,上述三个官员都是从二品。
  这一年春天,江苏沛县监生阎大镛因抗粮拒官被捕入狱。因为阎大镛是监生,按理也属于当时担任江苏学政的刘墉管辖,所以刘墉也参加了此案的审理。当他得知阎大镛喜欢作诗的时候,就马上想到,像阎大镛这样的人肯定会写一些咒骂大清朝的诗,于是立即派人到阎大镛家中搜查,结果搜出了两纸诗稿。刘墉再进一步审问,得知阎大镛还曾经焚毁过刘墉所写的书籍。在这种情况下,刘墉一方面将情况通报了巡抚衙门,一方面把情况连同缴获的书稿以及他认为有问题的书籍报送乾隆。乾隆立即命令江苏巡抚陈弘谋等追查此事,结果阎大镛被斩首。1762年,刘墉因功当上了山西太原知府!
  清朝的时候,地方行政机构分为省、府、州、县四级。顺治年间,全国有府148个,乾隆初年增加到了187个,光绪年间增加到了214个。知府,是府的长官的称呼。知府一般是从四品的官职,但是顺天府、奉天府的长官称为府尹,是正三品的官职。
  说起来呢,这件事刘墉做得的确有些问题,最大的问题倒不在于充分利用乾隆皇帝屡屡制造文字狱的机会升官发财,而是有官报私仇的嫌疑!好在这个案件涉及到的人不多,只有阎大镛一人。
  第二件事情是《一柱楼诗集》案件。
  说起下面这个案件,就比较出人意料了。而且,在以往的很多著作里面,居然把这个案件归罪于大贪官和珅,可能是为名人讳吧。对于这个案件,硬要把罪责载到和珅头上,他冤枉啊。
  1777年四月,刘墉第二次任江苏学政。恰逢江苏东台县举人徐述夔(Kuí)的孙子徐食田兄弟因土地买卖纠纷,被同里蔡嘉树告发收藏其祖父有违禁文字的文集《一柱楼诗集》。刘墉闻听此事后,及时奏报给乾隆皇帝,并且呈上含有“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明朝期振翮(hé:翅膀),一举去清都”字句的《一柱楼诗集》,最终炼成大狱。徐述夔、徐怀祖父子遭锉碎其尸、枭首示众处理;徐食田、徐食书、徐首发、沈成濯(Zhuó)、陆琰五人处以斩监候,秋后处决;涉案人江苏布政使陶易在审判过程中死于狱中;扬州知府谢启昆发往军台效力;东台知县涂跃龙杖一百、徒三年;沈德潜革去礼部侍郎、尚书加衔及谥号“文悫(Què,诚实、谨慎)”,御制祭葬碑仆倒,撤去乡贤祠牌位。《一柱楼诗》案涉及八条人命,另外还有三人革职、发配。此案的罪魁祸首无疑是乾隆皇帝,他想借此推进查缴禁书运动和震慑江南士子,以巩固其文化专制主义的统治;但刘墉也摆脱不了干系:他的作用在于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1780年,刘墉因功当上了湖南巡抚。
  刘墉做官持守的第二条基本原则是,本职工作,该果敢时就果敢。
  刘墉从他父亲平白无故受冤枉一事中得出的第二个教训就是对于本职工作,该果敢时就果敢。他知道,这次意外事故得以解决,并不是因为自己的父亲真的没有犯罪、乾隆皇帝真的是冤枉了自己一家人,而纯粹只是乾隆皇帝想到自己的祖父和父亲几十年来一直是正直的清官,自己的家庭又是个令所有汉人官员既羡慕又嫉妒的极为特殊的家庭——乾隆皇帝需要在自己的手下有这样一个非常稳定且一直受宠的汉人家族来证明自己说的所谓“满汉一体”不是空话。乾隆皇帝要标榜自己,以显示他并不是歧视汉人的满洲人的皇帝,而是全中国的皇帝。因此,这样的家庭对于乾隆皇帝来说,绝对不应该有如此的遭遇。因此,他从他们家的离奇经历中得出了一个结论:应该发扬优良的家族传统,继承本家庭一贯以来的工作作风,干好工作才是自己的本钱。因此,对于本职工作来讲,必须恪尽职守,努力工作,清正廉洁,该果敢时就果敢,才能在自己下一次犯错误时不会彻底跌倒。
  在这方面,刘墉可说的事迹有很多。我们简要介绍下面的四件漂亮事情。
  第一件事发生在刘墉任安徽学政期间。1756年,刚刚被平反昭雪的他被任命为安徽学政。在此任期内,鉴于当地获得贡监生资格的士子多数名不副实、不学无术、目无法纪、横行乡里的情况,他上书朝廷,要求对贡监生区别对待,由州县地方官和教官共同管理,分工合作。此外,他还发现有个叫潘世恩的人是个人才,便极力向上推荐。这个潘世恩后来担任军机大臣的时候,又发现林则徐是个有本事的清官,于是又极力向上推荐林则徐。因此,林则徐这个民族英雄可以说是间接地被刘墉发现的。
  第二件事发生在刘墉任太原知府期间。他在任太原知府的三年里也颇有作为,赴任时是“帽破衣残到太原”,到任后他积极处理积压案件,前后达数十件。由于诸多原因,太原府库空虚,刘墉筹措资金购买两万多石谷物充实府仓。在刘墉筹措资金的过程中,山西晋中祁县的乔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为此,刘墉特地为平遥古城日升昌票号——也就是我们说的乔家大院题词:“头上青天为父母;堂前翁姑即神仙”。
  第三件事,1769年,刘墉出任江南首府江宁知府。这一年多的时间是刘墉一生最负盛名的时期,他勤奋公正、正直不阿、疾恶如仇,摧折豪强,打击奸徒不遗余力,因而深得人们的赞誉。《刘公案》就是描写他在担任江宁知府时期的事迹的,其中有智破疑案、勇除恶霸,甚至上司不合理的做法他也敢抵制。
  第四件事,1780年春,刘墉升任湖南巡抚。到任不久,他就遇上了武冈等地遭受水灾,他积极组织抗灾救助活动,所以光绪年间的《湖南通志》里评价说:“(刘墉)政简刑清,吏民畏服。尝劝捐州县社仓谷凡十二万石,民以为便”。也正因为如此,姚永朴在《旧闻随笔》里称赞他“初为外吏,听断明审,人以比包龙图”。
  看到这些记载,我们会感觉到,刘墉在回到北京做官之前,还是颇有一番作为的。历史上的刘墉,他的政治舞台不在北京,他的官声仰仗于他在外省的作为。那么,回到北京后的他,在跟和珅同朝为官时,到底是如何行事的呢?我们下一章再看。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刘罗锅”与和珅
1、刘墉与和珅的差距

  我们前面分析了刘墉的官职和品位始终比和珅低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人所属的民族、两个人的相貌和家庭背景都不相同;而且还分析了1754年其父刘统勋被冤枉一案给刘墉带来的影响,就是他总结出了为官处世的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条,讨好皇帝,该出手时就出手;第二条,做好本职工作,该果敢时就果敢。但是,难道这样一个群众心目中真正的英雄,就真的不敢与和珅斗么?
  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分析一下刘墉的这两条为官处世的基本原则,就会得出以下的几个基本结论:
  第一、刘墉在为官处世的最为基本的原则上面,与和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大家看了“讨好皇帝,该出手时就出手”这句话可能会不太舒服,会觉得我们心目中的英雄难道真的会是如此奴颜婢膝吗?不是他奴颜婢膝,而是社会环境使然,刘墉个人既然没有办法改变这个世界,只能努力地去适应这个世界。因为,在那个时代,一个官吏要想往上爬,太难了!你不讨好皇帝,你不站在人家的肩膀上、踩着人家的头顶,哪能爬得上去?
  当然,说到“本职工作,该果敢时就果敢”,大家可能会觉得,这才像是刘墉说的话、办的事嘛!但是,历史上的和珅是一个能臣。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和珅的本职工作做得一直很不错,否则乾隆皇帝怎么会把那么多事都交给他办?这方面刘墉跟和珅差不多。
  为什么说和珅会如此尽心办事呢?因为刚刚登上政治舞台的和珅还没有什么靠山,他在朝廷中的位置完全都是自己干出来的,没有真正接受过什么人的帮助。年轻的和珅如果出事,真心的帮助他的人会远远少于刘墉。而刘墉则不然,他有亲人、有朋友,他的祖父、父亲也都有很多朋友,这些都是他的优势。
  第二、也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刘墉在为官处世的细微原则上面,有与和珅明显不同的地方。
  比如,在刘墉心目中,工作做好了就行了。俗话说得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刘墉的心目中,我办什么事情,并不是急于要求皇帝认可,对得起良心就行了。但是,这些在和珅那里可行不通!什么事情,只要是我和珅干的,必须完美无缺!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尽快让皇帝认可!
  造成二人这一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双方不同的家庭背景。刘墉出身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他干得再成功,在别人包括皇帝的眼中,也决不会超过他的父亲刘统勋。他父亲的谥号是“文正”,已经达到一个文臣所能达到的顶峰了。因此,老刘家给予刘墉的任务实际上是“不求突破,但求守成”。
  和珅呢,可以说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除了一个虚衔,家族没有给他留下任何值得骄傲的东西,他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全力以赴,走向成功。
  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刘墉跟和珅较量,应该是没有什么可能性的。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例外,尤其是刘墉与和珅不期而遇的时候。也就是说,刘墉还真的跟和珅较量过。虽然,这场较量来得晚了些。而此前的刘墉,是一直没有机会与和珅较量的。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和珅一直在北京上班,而刘墉则一直在外地工作,两个人一直没有直接接触的机会。
  提起刘墉,有的读者就会想到,刘墉不是一直在外地为官么?他什么时候回到北京为官的?这里,我们简单交待一下。
  从1751年刘墉考中进士开始当官算起,到1782年刘墉再次彻底回到北京为官为止,前后31年的时间里,他在北京当官的时间真的很短,只有前后三次共计8年的时间。其余的时间他都在外地,很少有回到北京的机会。
  1751年到1754年,刘墉在北京的翰林院里任职;1756年,刘墉担任安徽学政;1759年,他又担任江苏学政;1762年,任山西太原府知府;1765年他升任冀宁道台;1766年因在太原知府任内失察阳曲县令段成功贪污公款,被发往边疆的军队中效力改造;1767年他回到北京担任翰林院编修;1770年又到江西任职;1772年任陕西按察使。直到1773年,他因为父亲逝世,丁忧守孝三年;1776年,刘墉守孝三年期满,回到北京担任内阁学士;1777年兼任四库全书馆副总裁;1778年再次担任江苏学政;1780年升任湖南巡抚。
  1782年,他终于彻底回到了北京,担任三通馆总裁兼任吏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
  三通馆是什么呢?中国历史上,从唐朝到元朝,有三位历史学家先后写出了《通典》、《通志》、《文献通考》三部关于中国古代典章制度的史学著作,后人称之为“三通”;清朝乾隆年间,为了续写三通,成立了三通馆,由刘墉担任总裁。后来共计写出了七部书,与以前的“三通”加在一起共计是十部书,称为“十通”。
  回到北京以后,刘墉终于有了与和珅这个政治新星接触的机会。他看到了和珅的一些所作所为,心里非常不满,于是就开始了与和珅的较量。当然,这些较量可不是在朝堂上嬉笑怒骂,也不是公开叫板,而是意味着与和珅划下了一条无形的政治界限。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2、刘墉与和珅的较量

  在这些较量中,1782年的那次最为有名,就是山东巡抚国泰案。
  这一案件的当事人是国泰。说到国泰,这个人的来头很大:他本人是皇妃的伯父,又与和珅关系极为密切;其父四川总督文绶又是刘墉的老上级。您想一想,这样的一个人,与乾隆皇帝、和珅、刘墉关系都极为密切,谁会不给他的面子呀?所以他一路下来升迁很快:先是伍阳县令,后又任刑部主事,再后任山东按察使,再后任山东布政使,1777年任山东巡抚,成为权倾一方的封疆大吏。
  他任山东巡抚之后,就伙同山东布政使于易简,贪赃枉法,挪用库银,造成山东下属各府衙门的国库亏空,整个官场乌烟瘴气。不仅如此,山东连续三年受灾,而国泰竟然邀功请赏,以荒报丰,继续开征收税。凡无力完纳者,一律查办,并残杀进省为民请命的进士、举人九名。
  这样飞扬跋扈的一个人,谁敢得罪他呀?那个时候,直臣还是有的,还真有些人敢得罪他,只不过不是刘墉。这些人是谁呢?是大学士阿桂、大将军福康安和江南道监察御史钱沣。
  1782年初,大学士阿桂、大将军福康安联名上书弹劾山东巡抚国泰以向皇上纳贡的名义大肆搜刮钱财,下属几十个州县仓库亏空严重,建议乾隆皇帝将他调到京师为官。
  乾隆皇帝一看,弹劾到了我的伯丈身上来啦。国泰不会干这种事情吧?怎么办呢?找个人问问吧!于是,乾隆找到了山东布政使于易简。
  乾隆皇帝找于易简,可算是找对了人了。于易简这个人,是前任大学士于敏中的弟弟,因为国泰权大势重,平时就对其巴结逢迎。本来布政使与巡抚官阶相同,都是从二品,只是布政使是文官,巡抚是武将,但均为封疆大吏。于易简却对国泰极端献媚,甚至向国泰长跪禀事。
  这时于易简一见皇上询问,便极力为国泰辩白,坚称国泰没有贪婪横行庇护劣臣之事,只是对属员比较严厉。乾隆相信了于易简的话,两次下谕说,国泰并无劣迹,只是办事认真欲速见效之过,没有采纳阿桂的建议。
  说到江南道监察御史钱沣,那可是一个不怕死的人。他知道大学士阿桂的弹劾没有起到作用,就在四月初继续上书乾隆皇帝,再度弹劾国泰。我们可以说,钱沣此时此刻再度弹劾国泰,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的。
  幸运的是,乾隆立即于四月初四日连下两谕,委派尚书和珅、左都御史刘墉、工部右侍郎诺穆亲为钦差大臣,立即前往山东,“秉公据实查办”。
  乾隆皇帝为什么会如此安排呢?派三个人前去山东查案,是不是显得自己更加重视此案呢?不是。
  乾隆皇帝如此安排可以说是意义深远:和珅,与国泰的关系极好;刘墉,是国泰父亲文绶的老下级;工部右侍郎诺穆亲,是皇帝本人的亲属。这三个人,谁还不明白我乾隆皇帝要力保国泰安全过关的意思?不过,样子还得装一装,再下几个命令吧。
  四月初六日,乾隆猜想和珅必然会对自己的意思心领神会,肯定已经迅速对此案件的后事处理安排完毕,于是就对军机大臣下旨,讲了查审国泰一案的方针和办法。他说,钱沣弹劾国泰、于易简贪纵营私,致历城等州县的仓库亏空。今派和珅等“严切查究”。仓库亏空之事,和珅等逐一对比印册盘查,自能水落石出。而索贿行贿之事,就比较难办,双方都不愿如实呈述,可对各官晓谕,若伊等供出实情,其罪可从轻处理。此谕由六百里加急传谕和珅等人。
  四月初八日,乾隆又谕军机大臣:原任山东济南知府吕尔昌,系国泰用的人,推荐其任安徽按察使,必然知道国泰劣迹,著传旨令吕尔昌据实指供国泰、于易简的贪婪不法,毋许丝毫欺隐,否则重惩。
  我们再说钱沣。钱沣怕和珅会预先做好安排,暗中动手脚,就与刘墉商议,他一个人微服先行,由刘墉稳住和珅。和珅、刘墉、郎诺穆亲三位钦差大臣史钱则于四月初四日离京,前往济南。
  和珅果然对于乾隆皇帝的意思领会的很好。和珅判断,刘墉必然会和自己的想法一样,力保国泰过关的。不管怎么说,刘墉也是国泰父亲的老下级嘛!
  于是,和珅在去山东的途中,就把工作的重点放到了教育、防范钱沣的上面了。他一方面极力袒护国泰;一方面威胁钱沣不要认真查讯。结果钱沣坚持秉公办案的立场,丝毫不怕恐吓。
  和珅看到一计不成,便又施一计。他秘密地通知国泰事情的前因后果,让他迅速做好防范准备。国泰知道消息后,赶忙向商人勒借银子存放库中,凑足了库银数量,暂时掩盖了亏空情形。而此时的刘墉,居然一改平日小心谨慎、不敢过分得罪和珅的态度,一路之上经常与钱沣秘密的商议对付和珅和国泰等犯罪分子的对策。
  刘墉为何会一改平日小心谨慎、不敢过分得罪和珅的态度,要坚决查处国泰呢?
  根据我的分析,促成刘墉改变自己平日形象的主要原因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乾隆皇帝连续几封六百里加急的圣旨起到了作用。其实,这是刘墉对于乾隆皇帝真实想法的误解造成的。刘墉在这点上可谓“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他会错乾隆皇帝的意了。
  第二、本人家传的工作作风。刘墉的祖父和父亲一直都是极为清廉、对于贪官污吏一直是疾恶如仇的。刘墉在心底里也有着这个方面的本能,只是在不合适的时机不敢表现出来而已。
  第三、强大的舆论工具的影响。这次弹劾国泰非比往常,前有大学士阿桂、大将军福康安联名弹劾,后有江南道监察御史钱沣继续追查,势头实在是太猛了。恐怕连皇帝也保不住他国泰,而这也正是自己露脸的好机会。
  刘墉就带着这种错误的想法走上了与钱沣配合、与和珅作对的路,让人啼笑皆非。原来,刘墉是这么跟和珅较量的啊。
  和珅一行到达山东后,就盘查仓库。和珅命令差役抽视了几十封银,数量和册籍所载相符,和珅便下令返回住处,表示已经盘查完毕,没有亏空了。
  应该说,国泰的贪污案就应该结束了。钱沣呢?他的弹劾,不是被定为诬告,便是以风闻言事、事出有因、查无实据而结局。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在刘墉的指点下,钱沣提议将库封存,和珅同意。封库之后,一行人员就回去了。原来,钱沣在刘墉的指点下,发现了所验证的银子、四品官的暖帽数量多少不等,银子的成色也不对;而国家仓库存放的银两,一律是五十两为一锭,银的质量很好,银色正常,而用来验证的,是商人的银子,一锭有多有少,银色也不正常,心知其中必然有诈,故建议将库封存。
  钱沣马上细心访问侦察,最后了解到是巡抚勒借商人银子,冒充官银,放入库中。钱沣便派人四处宣告,如果被借银存入库中的商人,不将银数呈告官府,请交归还,便将其银没收。
  第二天,三位钦差与钱沣一行,再到银库,打开库门,查验银的颜色和每锭银的数量,确实不对,不是帑银。这时,商人纷纷呈禀银子被借的缘故和数量,将银领还,“库为之空”,一下子就使山东亏空帑银4万两的真相,显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此时的和珅迅速改变了脸色,他一想,得了,我丢车保帅吧,别管他啦。和珅立即出卖了国泰,马上与刘墉、郎诺穆亲抓紧查审国泰贪纵不法案,结果查实国泰贪污索贿总计8万两。
  此时的和珅只能与刘墉一起如实报奏乾隆皇帝,查实国泰贪污索贿总计8万两。乾隆皇帝大怒,命令刘墉、和珅缉拿国泰回京,并开仓赈济山东百姓。
  此时的皇妃已经在乾隆皇帝面前为国泰说情;有一些了解乾隆皇帝性格的御史也从旁附合,建议减轻对于国泰的处罚。乾隆皇帝呢?他现在处在骑虎难下的地步了,他从四月初四到四月初八前后五天的时间里面连发四道圣旨,在全体官员面前表示一定要从严查处国泰贪污案。查处的结果呢?贪污索贿总计8万两!乾隆皇帝心想,我还是得征求一下刘墉这个直接负责查处国泰案件的钦差大臣的意见。
  刘墉呢?他居然还没有搞明白乾隆皇帝的真实意图,还在以民间查访所获证据历数国泰罪行,建议严厉处置国泰。
  乾隆一看,这个国泰,你让我把这个人丢尽了,你呀,你别活了!于是在三天的时间里连下四道上谕,宣布:国泰处以斩监候,秋后处决;押解于易简至京面审;革国泰、于易简等人官职。六月初,乾隆皇帝勒令国泰、于易简二人于狱中自尽。
  在这件事上,刘墉自始至终支持钱沣,他的态度对于案情的最终水落石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次。在与大贪官和珅为首的贪污集团的较量中,以刘墉为首的正义人士终于大获全胜了一回,这对于和珅为首的贪污集团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但是,我们知道,干什么事情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事后的代价恐怕就不是刘墉当初想得到的了。
  我们说,乾隆将国泰、于易简二人赐死,是迫于当时的形势。设想一下,当时乾隆皇帝处在多么困难的境地啊——先是大学士阿桂、大将军福康安联名弹劾国泰,只是建议将国泰调动职务而已,完全可以说是给足了皇帝面子,也为国泰留好了后路,可是自己不相信,非要询问于易简不可,结果于易简担保没事。乾隆皇帝在此情况下还是留了一点后手,又派刘墉、和珅这两个与国泰都有密切关系的人查处此案,本来的意思是想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一方面向所有大臣表明自己的皇妃家人的确从来没有贪污索贿的行为发生——即使有这样的贪污索贿的行为发生,也会被刘墉、和珅这两个满汉大臣盖住不是?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白说明自己对于处理贪污索贿行为的重视程度。结果呢?一箭双雕的目的没有达到,自己还被别人装进去了!谁装的?刘墉!
  这时候的乾隆皇帝心想:我怎么向皇妃交代呀!虽然,从理论上讲,是绝对用不着交代的。但是,人家皇妃求你那么半天,您也答应下来了。转眼说话就不算数啦?就被这几个大臣给逼得将皇妃的伯父赐死啦?国泰贪污索贿数额巨大不假,但是再大的数额也得看在皇妃的面子上,还不能让他留下一条小命?这个笨蛋刘墉,你就真的不知道我派你去的用意?我非得找他算帐不可!就凭你刘墉?我收拾你还不容易?你等着吧!
  诸位想一想,乾隆皇帝的这种心理活动,他能瞒得过精明超过常人的和珅么?况且,我们前面说过,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人比和珅更加了解乾隆皇帝的了。所以,此时的和珅非常明白乾隆皇帝的心思。他想,我一定要充分利用乾隆皇帝对于国泰贪污案的事后反思,合众人之力,共同对付这个可恨的刘墉。不除掉刘墉这个绊脚石,他早晚还会查处到我头上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后的刘墉面前,有三个人——乾隆皇帝、皇妃、和珅——时刻都在想着如何利用一切机会全力以赴的打击刘墉。今后,刘墉的日子可怎么过呀?刘墉,他还会继续坚持自己过去的做法么?
  此时的刘墉遭到了三个人的反对:一是乾隆皇帝;二是皇妃;三是和珅。您想一想,这三个人,谁是好惹的呀!这三个人,一个每天都想着我要处置刘墉;一个每天都想着我要提醒皇帝每天都要想着处置刘墉的事;一个每天都替乾隆皇帝想着应该如何处置刘墉!大丈夫报仇,十年不晚。我们三个人想收拾你一个人,还不容易?我们想一想,这回,刘墉的日子可怎么过吧!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刘墉查处国泰贪污案后遭遇吧。
  1787年初,刘墉因为漏泄他和乾隆帝关于当时另外两个大臣评价的谈话内容,不仅受到申饬(chì),而且失去了本应获授的大学士一职。
  1787年八月,乾隆委托刘墉主持祭拜文庙。因他没有行规定的一揖之礼受到太常寺卿德保的弹劾。
  1788年夏天,刘墉兼理国子监,发生乡试预选考试中学生向监考老师送礼的事,被御史祝德麟弹劾。但是,当时御史祝德麟本来弹劾的是具体的监考老师黄寿龄受贿,而且祝德麟在奏折中还夸奖了刘墉一番,说“国子监考试惟刘墉、邹炳泰二人清介素著,诸生不敢向其馈送营求”。此事件的最终结果是,乾隆皇帝借题发挥,刘墉受到了不应该有的处分。

  1789年二月底至三月初,负责皇子教育的上书房诸师傅因为连天阴雨没有入值,乾隆皇帝得知这个情况十分恼怒,时任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的刘墉被责处得尤其严厉,降为侍郎衔,不再兼职南书房。乾隆皇帝还专门为此下了一道上谕,大意是说因为刘墉是大学士刘统勋之子,念及统勋为朝廷效力多年,才对刘墉加恩擢用,而刘墉在府道任上还算勤勉,及至出任学政就不再认真办事,在湖南巡抚任上官声也平常。入京为尚书,办事情更是一味模棱两可。我曲意优容,未加谴责,原以为他会感激圣恩,勤勉办事,不想竟然发生上书房诸师傅旷工七日之久而置若罔闻之事。乾隆皇帝还说刘墉这样事事不能尽职,于国则为不忠,于父则为不孝,其过失甚大,实在不能宽恕。应当说,这样的措辞相当严厉。
  1793年,刘墉为当年会试主考官。因为安排失当,阅卷草率,违制和不合格的卷子很多。按规定,刘墉等至少要罚俸10余年。乾隆皇帝虽然作了宽大处理,刘墉还是被“严行申饬”。
  1796年(即嘉庆元年),因为大学士一职空缺多时,破格增补户部尚书董诰为大学士,而资历更深的刘墉被排斥在外。不提拔就不提拔吧,乾隆皇帝还做贼心虚地发表了一篇上谕,在上谕中毫无来由的又一次批评刘墉“向来不肯实心任事”,并举例说,他曾向刘墉询问新选知府戴世仪可否胜任,结果刘墉对以“尚可”。而戴本来十分庸劣,断难胜任。可见刘墉平日里对于铨选用人全未留心,只是以模棱两可之词敷衍塞责,所以要他“扪心内省,益加愧励”。
  1797年,授刘墉体仁阁大学士,但仍旧指责他“向来不肯实心任事,行走颇懒”,并说“兹以无人,擢升此任”,可见其评价。当然,以上两条嘉庆初年的上谕,代表的仍然是乾隆帝的意见。
  这一切都是怎么发生的呢?难道真的就是乾隆皇帝、皇妃、和珅三个人简单的报复刘墉这么简单么?难道就没有刘墉反省的问题么?
  其实,刘墉是一个非常善于总结经验教训、非常善于反省的人,他的家庭早就教会了他这些。他知道,这是乾隆皇帝在故意找茬收拾自己;他也知道,和珅在这中间,没有起什么好的作用。怎么办呢?只能是一方面努力安抚怒气冲冲的乾隆皇帝,另一方面极力与和珅等贪污集团周旋。
  如何努力安抚怒气冲冲的乾隆皇帝呢?刘墉心想,只有动用为官处世的第三个基本原则了。早在三十多年前的1754年,他的父亲无辜被冤枉以后,他就知道了为官处世的第三个基本原则了:在皇帝面前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不管自己这件事情自己做的是对是错。如果自己得罪了皇帝,不要向皇帝解释些什么,只有今后小心伺候皇上而已。
  如何小心伺候皇上呢?只能是充分的利用自己的其他聪明才智诸如诗、词、歌、赋、书法、文章等方面找补找补就可以了。
  刘墉心里面想,我善于书法,又善于对对子,不如干脆就从这方面入手哄一哄乾隆皇上开心吧,也让他早些摆脱国泰案之后的烦恼吧。
  国泰案后的一天,乾隆皇帝率领几个有文采的大臣去盘山散心,这几个文臣里面当然有刘墉啦。不是乾隆皇帝想带他出来,而是刘墉太有文采了,只能带上他,不带上他,连个陪自己写字的人都没有——纪晓岚也不行,他文采虽好,可字写得不好。
  今天天津市蓟县的盘山因为很像江南的山而很受乾隆皇帝的赏识。乾隆皇帝曾八游盘山,并留下了“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之句。因此乾隆皇帝每次遇到不开心的事的时候就会想到盘山来散心。这一次,他又来了。而且,还带来了刘墉。
  这一次,乾隆爷还带来了一个戏班,在盘山上面的“江山一览阁”的大戏台上唱戏。乾隆皇帝一边听戏,一边思考。忽然心血来潮,要群臣为戏台拟联。某大臣才思敏捷,立即献上一联:“听律吕,点破世态炎凉;见衣冠,描尽人间冷暖。”应该说,这副对联生动传神地概括了戏曲的艺术规律,对仗工整,寓意深刻。但乾隆觉得它过于文雅。片刻之后,另一大臣交出了第二副对联:“似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是谁。”这副戏联就像绕口令似的,也不太合律,难怪乾隆嫌它粗浅.要求众臣再想一想。此时,戏台上刚好在演《空城计》。诸葛亮端坐城楼抚琴饮漕,司马懿率领大军兵临城下。刘墉见此情景,灵感忽至,撰写了这样一副对联:“三五人可做千军万马;六七步如行四海九州。”乾隆很满意,认为此联平易朴实,雅俗共赏。乾隆皇帝很高兴,命令刘墉立即笔墨伺候,将这幅对联写好。现在这幅对联还在“江山一览阁”的大戏台上。
  此时的乾隆皇帝忽然想到了蓟县周围的几个县名很有意思,就说,我给你们出个上联你们对对吧。这上联是:密云不雨旱三河,虽玉田亦难丰润。
  刘墉一想,乾隆皇帝的上联用了蓟县周围的四个县名。那我也用蓟县周围的四个县名对以下联吧。刘墉的下联是:怀柔有道皆遵化,知顺义便是良乡。乾隆爷非常高兴刘墉这个对仗十分工整的对子。像这类的事情,刘墉做的多了去啦!乾隆皇帝对刘墉的火气也就逐渐的消失了。
  但是,还有和珅呢!他会随时提醒皇上的呀?怎么办呢?刘墉如何与和珅等贪污集团周旋呢?
  刘墉想到了为官处世的第四个基本原则:对于贪官,就要投其所好!
  有的读者说了,您的意思是说,刘墉要向和珅认输,要向和珅行贿?是啊,不这样刘墉还能做什么?难道要与和珅拼个鱼死网破吗?那还是历史上的刘墉么?当了三十多年官的刘墉可不简单,鲁莽行事可不是他的风格。
  刘墉在国泰案件之后,立即主动与和珅讲和。怎么讲和呢?刘墉想到了自己的字。
  说起刘墉的字,刘墉还真是个大书法家。史传其“书名满天下,政治文章皆为所掩。”其书法特点之一是用墨浓重,故人称“浓墨宰相”。貌丰骨劲,别具面目,尤长小楷。与翁方纲、梁同书等人齐名。
  和珅久闻刘墉书法之名,总是想要刘墉的字。正好国泰案发生的前些天和珅向刘墉索取字画,但是刘墉借故推脱没有给和珅写。刘墉心想,我何不干脆现在给他写个条幅呢?说写就写,写完了刘墉就主动给人家和珅送去了。
  有的读者可能会想,难道刘墉就这么完啦,就认输啦?他就这么让和珅等人为所欲为了么?
  没有,不是这样的。刘墉心想,这个时候,千万不能着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必须为官处世的第五个基本原则:大丈夫报仇,十年不晚。刘墉心想,我要等待时机、曲线救国,收拾和珅这个天下贪官的总后台。他也在像别的正直的大臣一样,在等待着新的皇帝即位。我们来看这最后的较量。

  嘉庆皇帝即位后,刘墉开始走到政治舞台的前列,他以自己正直品质逐渐赢得嘉庆的宠信。1798年底——这个时候的乾隆皇帝已经病入膏肓了——朝鲜使者洪乐游称:“阁老刘墉之言最多采纳,皇帝眷注,异于诸臣。盖墉素负朝野之望,为人正直,独不阿附于和珅云”。
  1799年初,太上皇乾隆皇帝终于病死了。当乾隆帝“龙驭上宾”之后,已是体仁阁大学士的刘墉积极参加了对和珅的处理,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乾隆帝死后的次日,嘉庆帝即夺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等职务,并立即恢复刘墉上书房总师傅一职,入内当值,以供随时咨询。随后,各省督抚及给事中纷纷上章弹劾和珅,要求将和珅处以凌迟。
  这个时候,刘墉向嘉庆皇帝建议,和珅虽然罪大恶极,但是毕竟担任过先朝的大臣,不得不为先帝留下面子,请从次律,即赐令自尽,保其全尸。为防止有人借和珅案打击报复,避免案件扩大化,刘墉又及时向嘉庆皇帝提出建议,一定要妥善做好善后事宜。结果,在处死和珅的第二天,嘉庆帝发布上谕,申明和珅一案已经办结,借以安抚人心。
  和珅之案结束后,刘墉受赠太子太保,可见嘉庆帝对他的肯定。和珅之案的处理,颇得时人的称赞。由此也可见,刘墉并未因公务而泄私愤,而是充分体现了一位群臣领袖应有的风范。
  说到和珅之死,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已近尾声的时候有一个情节我认为在真实的历史事实中是可以出现的:和珅在大牢里向外张望,却没有人来看望他,这时刘墉提着篮子,带着酒菜去看他。二人聊了很多,和珅十分感慨,也非常感动,他说,想不到他活这一辈子,最了解他最懂他的竟是刘墉,刘墉总和他做对,却是他的知音。他举起杯对刘墉说,我们为互为知己干一杯!刘墉说你慢着,我懂你,你却不懂我,所以我是你的知己,你却不是我的知己。和珅想想也对,就改口苦笑着说,为你懂我而我不懂你干一杯。
  这个情节虽然是编导虚构的,但是这个虚构很有道理,很符合刘墉个人的身份特点。
  和珅之案结束后,刘墉完全走到了政治舞台的前列。1800年前后,山东发生饥荒,老家的人给时任大学士的刘墉写信,希望得到他的帮助,而刘墉也只是安慰一番而已。在家信中,刘墉谈到了他京中房屋破坏后的修缮问题,说只能花一千两修理南院,北院只消二三百两,“然暂缓之,力不足也。”正是他这种廉洁正直的作风与当时极端腐败的社会政治现实形成的鲜明对比,从而使他赢得了渴望清明政治的老百姓的衷心爱戴,人民便以各种方式来歌颂他的有关事迹,在他活着时即已流行的弹词《刘公案》就是其中的一种,清代许多有关传说的出现,也是这个原因。1805年,刘墉以86周岁高龄去世。
  总的说来,刘墉是一个好官,他既有才华,也有历史功绩,至于他做的一些事,勿宁说那是时代的产物,是身不由己的行为,不能把全部责任都堆到刘墉一个人头上。
  刘墉有很多极好的朋友,纪晓岚便是其中最好的一个。在历史上,纪晓岚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关于他的故事,我们下面再看。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篇 “铁齿铜牙”纪晓岚

前面的话:阅微草堂拍案惊奇


  提起纪晓岚,我们每一位电视观众都不陌生。近两年播出的由著名演员张国立、张铁林、王刚三个人主演的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似乎已经深入人心。张国立版本的纪晓岚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是:风流倜傥、铁齿铜牙。纪晓岚的身边总是有很多美女与他有着说不清楚的关系;纪晓岚风趣、幽默、机智、勇敢;纪晓岚一心为民族、为国家、为大清;主持正义、好打不平,经常在乾隆皇帝面前与大贪官和珅进行无情斗争,而且每每或化险为夷、或最终胜利。而乾隆皇帝也是经常游离于大是大非之间,是个亦正亦斜的人物。
  而在与纪晓岚同一时代或稍后一些的清朝人的笔记上记载的纪晓岚的形象不但证明了张国立版本的纪晓岚上述特点的正确性;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告诉我们,历史上的纪晓岚比张国立版本的纪晓岚还要英俊潇洒、与乾隆皇帝和嘉庆皇帝的关系还要更加密切一些。
  那么,正史上的纪晓岚的形象到底如何呢?纪晓岚与乾隆皇帝的关系到底如何呢?和珅在他们中间起到了什么作用呢?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与大家一起共同了解纪晓岚与乾隆皇帝的关系之谜。
  我们首先需要揭示的就是乾隆皇帝喜欢纪晓岚么?您要是让我说真话的话,那就是乾隆皇帝还真的不太喜欢纪晓岚!
  乾隆皇帝为什么不太喜欢纪晓岚呢?那,原因可就太多了!我们首先就要从纪晓岚的家世和相貌说起。乾隆皇帝不太喜欢纪晓岚的第一个原因就是纪晓岚的家庭背景与别的官员不太一样!
  我们为什么说纪晓岚的家庭背景与别的官员怎么不一样呢?我这里有些证据。
  您看,我们做这样一个假设,假如电视上正在上演一部歌颂您的祖先的电视连续剧,您和您的家人肯定都特别高兴。是吧?
  可是人家纪晓岚家的后代不但不是特别高兴,反而还发表文章说了这部作品的不是。您说奇怪不奇怪呀?这是为什么呢?这呀,还要从纪晓岚的姓氏谈起。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貌寝短视”纪晓岚
  1、景城纪氏

  纪晓岚的姓氏属于以地名为姓氏,可这个地名是怎么来的呢?
  根据史书记载,上古周武王建立周朝后,追念先圣先王的功德,封炎帝的一个后代于纪(在今山东寿光县东南),建立了纪国。春秋时,纪国被齐国所灭,纪国王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纪。可见,纪这个姓氏是以地名为姓氏。与纪同为神农氏后裔的还有以“齐、甫、申、吕、姜、许、向”等,都是以地名为姓氏的。
  话说回来,人家纪晓岚家的后代为什么对于《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歌颂纪晓岚的电视连续剧不但不是特别高兴,反而还发表文章说了这部作品的不是呢?因为《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作品,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给人家的姓改变了音调!简单说,就是给人家纪晓岚改了姓!
  有读者要问了,难道纪晓岚不姓“纪”(jì)么?其实,纪晓岚还真的不姓“纪”(jì)!不但纪晓岚不姓“纪”(jì),我也不姓“纪”(jì),我们都姓“纪”(jǐ)。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查阅任何一本汉语字典或者词典,我们都可以从中知道“纪”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上声和去声(jì)。其中,这个上声“纪”(jǐ)的意思只有一个,姓。这里,我们来揭示一下“纪”字的读音之谜。
  这里,要简单介绍一下中国汉字的音调。中国古代,汉字有四个音调:平、上(Shǎng)、去、入。随着时代的发展,平声因分化为阴平和阳平。阴平就是一声,阳平就是二声,上(Shǎng)声就是三声,这里的“上”读三声,去声就是四声。入声则没有了。所以,我们这个姓氏的正确的读音应该是上(Shǎng)声“纪”(jǐ)。
  为什么纪晓岚的姓氏“纪”应该读成上声(jǐ)呢?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还要从“纪”这个字的最早的含义谈起。这里,我要先介绍一本书——《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本字典,为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著,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说文解字》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字学的成果,给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汉字不可缺少的桥梁。特别是《说文解字》对字义的解释一般保存了最古的含义,对理解古书上的词义更有帮助,是研究的汉字最权威的、最早的一本专著。
  “纪”这个字,查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纪,别丝也”,段注:“一丝必有其首,别之是为纪。”故“纪”的本义皆为丝头丝端,后引申出“系”这个动作。因此,我们可以说,“纪”这个字虽然有两个读音,但是,它的最早读音应该是表示某种物质方位的上声(jǐ),然后才延展到了表示动作的去声(jì)。
  值得注意的是,纪国的先祖的居住地的名字“纪”,按照我们正常的推理,它的原意应该是指丝头丝端,其最早的读音应该是表示某种物质方位的上声(jǐ)。
  因此,纪晓岚的姓氏“纪”正确的读音应该是上(Shǎng)声,要念成(jǐ),不能读做去声(jì)。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在1999年版的《辞海》从第768页至第769页所收“纪”(jì)字的23个词条中,关于人物的只有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和法国作家纪德的名字,一个中国名人都没有;而在同一版本的第764页“纪”(jǐ)字条下面不仅有纪昀,还有纪昌等中国历史名人。
  象纪晓岚的“纪”这样读音发生音变的姓氏还有很多。诸如: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盖(Gě)叫天先生的“盖”(演员盖丽丽的姓也是这个读音);著名武侠小说家、笔名金庸的查(Zhā)良镛先生的“查”;中国明代画家仇(Qiú)英的“仇”;唐代诗人员(Yùn)半千的“员”;楚国的开国之主能(Nài)释的“能”;雷雨中的繁(pó,阳平)漪的“繁”(开封城里著名的古代建筑的繁塔的“繁”字也是这个读音);令狐冲的“令(Líng,阳平)狐”的“令狐”等。
  有的读者会说,纪晓岚,这多么别扭啊!难道就真的不能读成“纪”(jì)么?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编纂的《现代汉语词典》审订为近年也有读jì的。
  因此,要把纪(jǐ)这个姓氏读成“纪”(jì),虽然也可以,但是我的看法是,在读这个字之前,应该征求人家的同意。纪晓岚已经作古,这个意见没有办法征求了,就只能读成纪(jǐ)了。
  此外,汉语语法还规定,两个上声连读,前一个字可以读为阳平。这样,各位读者就可以把纪晓岚这个人名读成纪(jí)晓岚。这样是不是要顺一点?
  旧的问题刚刚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有的读者又已经产生了疑问:我怎么看到有的书上说纪晓岚又叫纪昀呢?这个“昀”字和“晓岚”两个字有什么关系么?我怎么还听说纪晓岚的后代都称纪晓岚为“文达公”啊?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这里面也有讲究么?
  首先,纪昀、纪晓岚这个名和字的来源是什么呢?纪昀、纪晓岚这个“名”和“字”的意义是完全相反的。“岚”,意思是云雾缭绕;“昀”,意思是喷薄而出的日光。当日光喷薄而出的时候,缭绕的云雾还能存在么?
  其实,汉族人除了有名和字之外,有些古人还有号。“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号又分为别号和绰号两种,那么纪晓岚的别号是什么呢?纪晓岚的别号很多,最能代表他的个性的别号是观弈道人和孤石老人。观弈道人正是他一生的写照;孤石老人则是他晚年的境遇的注解。“绰号”,则大都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认的别号,是对人的刻画和形容。宋代王珪任宰相十多年除“取旨、领旨、传旨”外不干别的事,当时号为“三旨相公”;《水浒》里梁山上一百零八人都有绰号,大都准确地描摹了人物性格、特长或生理特点,这些绰号作为姓名的代称,更是人们所熟知的。
  因此,我们后人一般应该尊敬的称呼纪晓岚先生为“文达公”。这个“文达”两个字就是清朝皇帝在纪晓岚先生故去之后送给他的谥号。
  弄清了纪晓岚的但可惜的是,这些人里面不包括纪晓岚!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下次再讲!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2、纪晓岚相貌之谜

  我们在上一讲的结尾时分析说其实不是所有的汉族人乾隆皇帝都不喜欢,也有很多的汉族人乾隆皇帝就很喜欢。
  乾隆皇帝首先喜欢满洲人,其次才喜欢汉族人。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那么,乾隆皇帝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汉族大臣呢?
  乾隆皇帝喜欢的汉族大臣实际上有两类:一类是相貌英俊、仪表堂堂、又有学问的汉族人:比如我们在前面几次提到过的王杰、董诰等人;第二类是世代均为清朝政府的高级官吏的汉族人:比如我们在前面谈到过的刘墉等人。尤其是刘墉,虽然长相也不好看,而且还有些驼背,但是他符合这第二个条件呀!
  其实,乾隆皇帝不仅仅对于汉族官员如此,对于满洲官员也是如此。乾隆皇帝喜欢的满洲大臣实际上也是两类:一类是相貌英俊、仪表堂堂、又有学问的满洲人:比如我们在前面几次提到过的和珅家族、福康安家族等;第二类是世代均为清朝政府的高级官吏的满洲贵族:比如我们在前面谈到过的大学士阿桂家族等。
  而且,这种做法在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是很难能够改变的;甚至在今天的个别地方也是如此。
  可惜,纪晓岚却完全不符合乾隆皇帝的上述两个要求:他既不是相貌英俊、仪表堂堂、又有学问的汉族人中的一个;也不属于世代均为清朝政府的高级官吏的汉族人中的一个。
  关于后面这一点,我们将在第三讲里面有所介绍,这里暂且不表。我们在这里单说纪晓岚的相貌。
  有的观众一定会产生疑问:不对呀,纪晓岚不是长得很帅气的一个人么?我们前面第一讲里面不是还说了在与纪晓岚同一时代或稍后一些的清朝人的笔记上告诉我们,历史上的纪晓岚比张国立版本的纪晓岚还要英俊潇洒么?怎么,有问题么?还真有些问题!而且,问题还不小呢!
  纪晓岚的长相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在历史上一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纪晓岚风流倜傥、一表人材、风趣幽默;第二种说法认为纪晓岚貌丑、近视、口吃!哪一种说法更接近历史的真实呢?下面我们来揭示一下纪晓岚的相貌之谜。
  要想确认纪晓岚的相貌到底如何就需要逻辑严谨的历史考据学。
  我们历史考据学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如第一手材料的原则,就是说你要证明你观点的历史材料的出处必须是最早的第一手材料,不能是后人引用的别人的观点;又如“孤证不立”的原则,就是说单一的历史材料不能成立。
  据此,我们先分析这第一种说法:您别说,通过我们历史学家的考证,纪晓岚的长相英俊潇洒的说法还真能得到历史上的某些第一手历史材料的认可呢。
  最为典型的能够证明纪晓岚风流倜傥,一表人材、风趣幽默的史料是清朝时的一个名叫江藩的人所著的《国朝汉学师承记》一书。江藩这个人生于1761年,比出生于1724年的纪晓岚要小37岁。他的一生,除了辅助纪晓岚修纂成功《四库全书》之外,就是写出了《国朝汉学师承记》8卷、《宋学渊源记》3卷等著作。
  在他的《国朝汉学师承记》这本书的第6卷记载,纪昀“胸怀坦率、性好滑稽……然骤闻其语,近乎诙谐,过而思之,乃名言也。”这段材料证明了纪晓岚具有说话诙谐幽默的特点。
  这是一段当时人记载的历史材料,属于历史考据学的第一手材料原则,应该具有很强的可信度。但是按照“孤证不立”的原则,只有这一段历史材料,还不能足以证明纪晓岚风流倜傥,一表人材、风趣幽默这一说法成立。还需要我们再次找到其他的当时人记载的历史材料。
  因此,我们又找到了一首诗也是清朝时的一个人写的,诗的作者是洪亮吉。洪亮吉,这个人生于1746年,比出生于1724年的纪晓岚要小22岁。他1790年考中进士后一直在纪晓岚手下工作。洪亮吉与纪晓岚有个共同点,就是都曾经因为获罪而被发配到新疆。洪亮吉一生以诗闻名,著有《北江诗话》一书。洪亮吉在他的诗《续怀人诗十二首·纪尚书昀》里面也称赞纪晓岚是“子云笔札君卿舌,当代无人可共论”。这首诗也可以证明纪晓岚具有说话诙谐幽默的特点。“子云”在这里指西汉长安人谷永,字子云,少为长安小吏,后为北地太守、大司农。此人博学经书,尤精天文与《京氏易》。“君卿”指西汉齐人楼护,字君卿。传说此人少诵医经,后学经传,初为京兆吏,后为谏议大夫、天水太守。此人善辩有名声,与谷永因用为善辞令之典。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上面所说的这两个人的记载,可以说完全具备了第一手材料的原则和“孤证不立”的原则。至此,我们是否可以说纪晓岚真的是风流倜傥,一表人材、风趣幽默了呢?
  且慢,我们注意到没有?这两个人有两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第一、他们在年龄上都比纪晓岚小二、三十岁;第二,他们在参加工作后经常与纪晓岚接触,换句话说,他们当时都是纪晓岚的部下。因此,我们仔细分析一下,是否还有下面这种可能,也就是说,他们很有可能在非常尊重纪晓岚的前提下,撒了谎!亦或是说捧了纪晓岚的场!在我们历史学家而言就是为名人讳!
  的确是这样的。您看到没有,这两个人的材料只说到纪晓岚风流倜傥、风趣幽默,没有说到纪晓岚一表人材!
  据另一些历史考据学家的考证,真实的纪晓岚有以下三大缺点:
  第一、貌丑。根据清史专家邓之诚先生考证,纪晓岚“貌寝”。所谓“貌寝”,就是相貌丑陋。有的野史上说他是个黑胖子,虽然有些夸张,但也有他的历史出处,这个出处就是清史专家邓之诚先生所说的“貌寝”。

  邓之诚先生出生于1887年,从1921年开始一直到1960年去世为止,长年担任北京大学教授。他是著名的清史权威,他看的书太多了,是我们这样的小辈所完全不能比拟的。他考证说纪晓岚“貌寝短视”,其材料出处我不得而知,但是我相信他的考证结果是完全真实可信的。
  第二、近视。说起纪晓岚的近视,我们还要从前面在《正说和珅》中间的一个案子说起。这个案件就是《东华续录》中记载的大学士阿桂的姻亲员外郎海升殴死其妻吴雅氏案件。1785年,大学士阿桂的姻亲员外郎海升殴死其妻吴雅氏,谎称其妻吴雅氏自缢身亡。乾隆皇帝派以左都御史纪晓岚为首的一行人去复验,证明的确是自缢,吴雅氏的弟弟贵宁不服上告,随乾隆皇帝又派阿桂、和珅会同刑部共同查核,却无缢痕,结果阿桂罚俸五年仍就革职留任。而对于纪晓岚,乾隆皇帝则说“纪昀本系无用腐儒,原不足具数,况伊于刑名事件素非谙悉,且目系短视,于检验时未能详悉阅看”云云,则虽交部严加议处,实已轻轻为之开脱。我们注意到这里是乾隆皇帝说起纪晓岚是“短视”,“短视”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近视”。
  虽然证明纪晓岚是“近视”的材料只此一个,但是已经足够了。因为这个材料出自乾隆皇帝的“圣旨”,我们据此可以判断材料是真实可信的。
  第三、口吃。读者们万万想不到,能言善辩的纪晓岚居然口吃!这在各种传记中都没有提起,只有他的好友、跟纪晓岚交游数十年、曾为嘉庆皇帝师傅的朱珪著的《知足斋诗集·续集》中先后两次在诗里直言不讳地写到这事,录一首如下:“宗伯河间姹(Chà),口吃善著书。沉浸《四库》间,《提要》万卷余。抑扬百代上,浩博衡锱铢。……食肉不食粟,清浊同一盂(Yú)。非真佛不度,凭君意踟蹰。”
  如此看来,我们是否应该更加相信邓之诚先生的判断,说纪晓岚有貌丑、近视、口吃上述三大缺点呢?
  还要且慢!因为这种观点也不能完全成立!
  因为,根据我们前面在《正说刘墉》中的分析,在封建社会里,选拔官吏有“身、言、书、判”四项标准。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要符合这四项标准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在过去,在这四条标准之中,“身”居首位,“言”居次习。纪晓岚既然参加科举考试并且考中进士,那必然是在“身、言、书、判”这四个方面都要合格。尤其是纪晓岚首先就要通过审音官的检查:最起码应该是通过了对话、目测等检查其形体长相以及说话能力的考核合格之后,才可顺利过关参加科举考试。也就是说,纪晓岚虽然可能有上述缺陷,但是至少应该不至于丑得没法见人。
  现在,有的观众应该开始糊涂了。那么,纪晓岚的相貌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到底应该相信谁的观点呢?
  您应该相信我的判断!我认为,纪晓岚先生在相貌和个人的日常生活上有如下特点:
  第一,纪晓岚先生从相貌来说一般,与和珅、王杰、董诰、福长安等人相比不是很英俊,在乾隆皇帝身边的大臣当中,应该算是长相比较不好看的。但是,如果我们认识到了乾隆皇帝身边英俊潇洒的男人比比皆是的话,我们就不难理解,人们说的纪晓岚先生貌丑了。
  第二,纪晓岚先生应该的确有些口吃的毛病,但是他的口吃这个毛病,应该并不严重!否则的话,刘统勋这个当年的主考官,也不敢录取纪晓岚这个天子门生了。
  第三,纪晓岚先生的近视应该是真的,这与他在看书的时候不注意身体、平时又不加强体育锻炼有关。不过,那个时候,像纪晓岚这样如此有学问的人,近视一些倒不算什么大的缺陷!
  第四,在日常生活上,纪晓岚先生比较爱吃肉食品,不太喜欢吃小米类的主食。
  长得不太帅气,有些近视眼,又有点口吃。您说,这样的汉族人能得到喜欢英俊潇洒的男人围在身边的乾隆皇帝的喜欢么?您想啊,乾隆皇帝第一喜欢满洲人,其次才能喜欢汉族人不是?在他喜欢的汉族人当中,首先喜欢的就是相貌英俊的又有学问的人,诸如王杰、董诰之类。而纪晓岚先生这些并不突出的缺陷在乾隆皇帝的眼中就被人为的放大了!
  因为相貌不太符合乾隆皇帝的要求,就不被重用!这给纪晓岚带来的第一个影响是造成纪晓岚在待人接物方面有点偏激、刻薄、讽刺多于幽默。
  造成这个方面影响的原因,主要在于在纪晓岚生活的时代,在纪晓岚的周围,充满着既有像他一样有着很深厚的学问、又像和珅一样容貌英俊而且不口吃的满洲官员和汉族官员:满洲官员如福康安家族的人;汉族官员如王杰、董诰之类。这就造成了在同样的工作成绩这一条件下,这些容貌英俊的官员的升迁要比纪晓岚快得多!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后面会逐渐的接触到,这里我们暂且先不涉及。
  正是因为如此,就造成了纪晓岚心中多少会产生一些不平衡心理。这种不平衡心理在他身上的直接反应就是纪晓岚在待人接物方面很容易偏激、刻薄、讽刺多于幽默。也就是说,他经常会想方设法、利用一切机会去挖苦讽刺别人!来发泄他心中的郁闷和不满!也就是说,纪晓岚这个人,嘴有些损,他的眼睛里,经常闪烁的都是别人的缺点,经常是骂人不带脏字。
  有的观众说了,您对于纪晓岚的分析有证据么?您还别说,我还真有一些证据。
  我的第一个证据来源于清朝时期的文人牛应之的著作《雨窗消意录》。
  牛应之,湖南人,又叫朱克敬。著有《雨窗消意录》一书。在这部书中,记载着“纪文达公昀,喜诙谐,朝士多遭侮弄”这样的话语。诸位要注意作者的用词是“朝士多遭侮弄”,这里的“遭侮弄”就不是夸赞纪晓岚的口才了。
  我的第二个证据来源于清朝时期的另外一个文人钱泳的《履园丛话》一书。书中说:“献县纪相国善谐谑,人人共知。”诸位要注意作者的用词是“谐谑”,这里的“谑”也不是在夸赞纪晓岚的口才。
  因此,诸位要注意我刚刚引用过的话里面的两句话,一句话是说“献县纪相国善谐谑”,一句话是说“朝士多遭侮弄”。
  我的第三个证据是来源于我们很多人都知道的纪晓岚的一些真实的奇闻逸事。
  我们都知道,纪晓岚先生善于对对子。但是他的对子里面经常有一些挖苦讽刺当时朝廷官员的话语。比如钱泳在《履园丛话》中就记载着下面一件事:清乾隆年间,京城工部衙门失火,乾隆命令大司空金简召集民工重建。朝中有一官员,百般无聊,遂根据此事,自题一上联消遣:“水部火灾,金司空大兴土木。”由于此句含有“水、火、金、土、木”五行,所以很久很久都沒人能够对出下联。当时朝廷有位状貌魁梧,老炫耀自己是南人北相的中书科,挺爱对对子!然左思右想,却始终不得下联!于是求助纪晓岚,要纪晓岚帮忙想想。纪晓岚笑笑说:“此句不难,只是对出来有妨先生呦。”中书科感激涕零的说:“啊,无妨,无妨,只要对上就行!”纪晓岚于是对曰:“南人北相,中书科什么东西!”纪晓岚“南、北、中、东、西”五个方向,与“水、火、金、土、木”五行相对,本来很合适。但是,放到一起就变成了一句骂人的话了。
  又如,一个我们都知道的笑话。有一天散朝时,一个太监想听纪晓岚讲笑话。纪晓岚假装沉思半天,说:“从前有一个太监……”说了半句,就不说话了。这个太监等了半天,就问:“底下如何?”纪晓岚答道:“底下一样没有。”闻者绝倒。
  您听了这两个故事有什么想法呢?我在一直在想,如果您是那个遭到讽刺挖苦的当局者呢?您当时会怎么想?您在乾隆皇帝面前会如何说?如何做?我们再从乾隆皇帝这方面考虑,您要是乾隆皇帝,时间长了的话,您会怎么想?怎么做?因此我说,纪晓岚先生在待人接物方面的偏激和刻薄,则是乾隆皇帝不喜欢纪晓岚的第三个原因。虽然这是一个连锁反应,本身并不怨纪晓岚先生!
  乾隆皇帝不太喜欢纪晓岚的其他原因还有什么呢?我们下次再讲。

 楼主| 发表于 2011-1-10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生来即非池中物 


 1、火精转世

  上一讲我们分析了乾隆皇帝不太喜欢纪晓岚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纪晓岚的相貌不太符合乾隆皇帝的要求;因为相貌不太符合乾隆皇帝的要求,就不被重用!这给纪晓岚带来的第二个影响是造成了纪晓岚的孤芳自赏。
  我们如果把成功的人以相貌是否英俊与否分成两类的话,就可以发现下面一种现象:大凡相貌不太英俊的成功的人,一般而言,都有些孤芳自赏。其原因无外乎这些人不太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如若自己再不时时鼓励自己的话,就很难取得成功!也就是说,这些人要想取得成功,不但要在工作上面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代价,而且还要不断地鼓励自己!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孤芳自赏吧!
  我的理解,孤芳自赏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也是自卑的一种表现!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认识:在纪晓岚所处的时代,在老年的乾隆皇帝身边围满了英俊潇洒的、可能也很有学问的人群中间,长相不太英俊、有些近视、有些口吃的纪晓岚要想取得成功真的是很难的!可是,纪晓岚居然成功了。这里面纪晓岚要付出多少辛苦啊!不时时的鼓励自己行么?
  历史上,关于纪晓岚孤芳自赏的例子是很多的。其中最为有名的例子便是纪晓岚神奇的出生之谜和纪晓岚幼年时候的特异功能之谜了。
  我们先介绍纪晓岚的出生之谜!
  在民间传说中,纪晓岚可不是个凡人,他是“火神下凡”!
  也就是说,他是前世的火神托生出来的。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上述这些说法不但在民间中广为流传,而且居然被写进了他的墓志铭里!
  纪晓岚,1724年旧历六月十五日出生于直隶河间府献县崔庄。直隶,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河北省;河间府,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保定地区,当时河间府的办公地点在今天的河北省献县;崔庄这个地方现在叫做崔尔庄,已经划归沧州管辖。
  在纪晓岚故去后,当时的著名文人、他的好友朱珪为他写了墓志铭。这个墓志铭里面说,在纪晓岚出生的前夕,“水中夜夜有光怪”,并有一道火光闪入其出生地对云楼,后遂被人们认为他是“灵物化身”。于是“昀”就被作为了他的名字。
  这关于纪晓岚出生时候的奇异现象既然能够被写进纪晓岚的墓志铭里面,显然应该是在纪晓岚生前就已经流传了许久了,至少纪晓岚本人对此并不否认。
  纪晓岚出生的时候真的是那么奇怪么?透过他的奇异的出生之谜我们能看出些什么新的东西么?
  我理解,应该做如下理解:纪晓岚出生之前正好赶上了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当时的人们限于对科学的一无所知就把这些暂时无法理解的现象附会在了纪晓岚的出生上面,从而给纪晓岚本人的聪明睿智增添了一种神秘的面纱。而纪晓岚的家人也正好乐此不彼,因为长相不是很英俊的纪晓岚太需要这些了,他太需要神话自己了。于是乎,以讹传讹,谬种流传开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0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2、纪晓岚的特异功能

  我们再来介绍纪晓岚幼年时候的特异功能之谜!
  在纪晓岚自己的著作里面,上述神奇的无法解释的现象在纪晓岚出生之后还在继续发展!纪晓岚他的著作《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中有下面这样一段自述,“余四五岁时,夜中能见物,与昼无异。”如此看来,幼年的纪晓岚还真有一种特异功能了!您看,纪晓岚自己也是在说自己幼年的时候真有特异功能吧!奇怪的是,这个小的时候“夜中能见物,与昼无异”的人长大以后居然是近视!
  现在需要我们考证的是,他小的时候是否有特异功能我们先暂且放一放,我们现在只是按照假下面的假设来分析:假如他真有特异功能的话,我们依照常理推断,他的这个幼年时期的特异功能是从哪里来的呢?肯定应该与他的出生相关吧!您看,这不是与他独特的身世——也就是说他是“火神下凡”联系上了么?
  关于人类尤其是小孩子是否有特异功能,科学界还在继续探讨之中!不过,我是不太相信这些的。因此,我认为,尽管纪晓岚出生之前,可能有一些当时的人们无法解释的科学现象出现,但是据此说纪晓岚是“火神下凡”、幼年时期又有特异功能一事,我觉得应该是纯属子虚乌有之事!应该是纪晓岚孤芳自赏的一种表现!
  虽然,我们前面否定了关于纪晓岚出生前后的一些说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纪晓岚这个人从小就很聪明!他从小就有“神童”之称!
  纪晓岚的爷爷纪润生在清朝是个小官,官至刑部江苏司郎中。纪晓岚的父亲纪容舒是1713年的举人,在清朝也是个小官,曾经担任云南姚安知府;此外,他还是个文学名士,写过一些著作。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纪晓岚的家庭没有什么特殊的背景,在与他同殿称臣的官员中,可以算得上是出身卑微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纪晓岚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在这方面,他不能与同时代的刘墉比!不过,纪晓岚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里,也还是受到了一些文学的熏陶。因此,少年时期的纪晓岚,也有一些才华!
  关于纪晓岚少年时非凡的才华,民间有很多故事流传。据说,纪晓岚一日在街上与同伴们玩球,正好河间知府经过,不巧球误扔进知府的官轿。别的孩子早四处逃散,他居然上前拦轿索球。知府见他憨态可掬,于是说:“我有一联,如果你能对上,就把球还你,否则就归我。”纪昀同意了。知府出上联:“童子六七人,唯汝狡”。纪昀不加思索地答道:“太守二千石,独公……”最后一个字迟迟不说。知府问他“何以不说出末一字?”他回答说:“知府若将球还我,就是‘廉’字;若不还,便是‘贪’了。”知府不禁大笑,自然把球还他了。这里的知府与太守是一个意思。
  不过故事归故事,不可以当真的来说!我们可以看到下面这样的现象:大凡人出了名以后,人们便会不断神话这个人,说他小的时候如何如何。
  如果您出的是个好名,那么肯定您就是少年有为,天生聪明伶俐异常等等;而把人家后天的不断努力置之脑后。关于这个方面的例子太多了,您身边随处可见,我就不多说了。如果您出的是个坏的名声的话,对不起了,肯定您小的时候就不是个好东西!
  而纪晓岚先生恰好就是这幸运的一位,这就更给了纪晓岚孤芳自赏的资本!
  孤芳自赏的一个表现就是炫耀自己;另外一个表现就是看不起别人!就是在待人接物方面的偏激和刻薄!这些内容按照时间来讲,本来应该属于后面的内容,但我为了说明问题暂且把它们提到前面来说!
  其实纪晓岚先生的偏激和刻薄的例子比比皆是,我这里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第一个例子:有一次纪晓岚入值南书房,有位老太监久闻纪晓岚大名,特地前来一睹风采,只见他身穿皮袍,按当时文人的习惯,手持折扇。这位太监便出题:小翰林,穿冬衣,持夏扇,一部春秋曾读否?此联巧妙地将春、夏、秋、冬四季相嵌,且暗含对纪晓岚打扮的讥讽,非常不易回对。不料纪晓岚轻松应对: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么?此事迅速被传为笑谈。但是,纪晓岚公然拿人家太监的短处作为自己的笑料,我觉得的确有些不太应该。
  第二个例子:故事说的是纪晓岚当礼部侍郎的时候,一天尚书和御史连袂来访。聊着聊着,突然外头跑来一只狗。这只狗还有个名字,叫“四儿”。大家别忘记了它。我们在后面的讲座中还要再次讲到它。
  就在这个时候,尚书心中突生一计,要取笑纪晓岚,便道:“咦,你们瞧那是狼是狗(侍郎是狗)?”
  纪晓岚知道尚书在捉弄他,当下也不动声色的说:“要分辨狗或狼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看它的尾巴,尾巴下垂的是狼,上竖是狗(尚书是狗)。”
  一旁的御史大笑道:“哈哈,我还道那是狼是狗呢,原来上竖是狗,哈哈,哈。”
  此时纪晓岚不慌不忙的接着又说道:“另一种分辨的方法就是看它吃什么。狼是非肉不食,狗则遇肉吃肉,遇屎吃屎(御史吃屎)。”这下子连御史也噤声无言了。
  纪晓岚先生在待人接物方面的偏激和刻薄,会给纪晓岚先生和别的人带来什么呢?他在某种程度上会给纪晓岚本人带来一时的快感;也在某种程度上会给不相干的人一些茶余饭后的笑料。总之,纪晓岚先生在待人接物方面的偏激和刻薄惹恼了很多人。
  有的观众一定会产生下面两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不见得吧?您有证据么?
  第二种看法:这被惹恼的很多人中,会不会有和珅呢?
  关于您的第一种看法,我还真有证据。不过这个证据现在不能出示,得等到讲述乾隆皇帝将纪晓岚发配到新疆乌鲁木齐的时候我们才能出示!
  关于第二种看法,1768年,纪晓岚先生得罪诸位大臣的时候,纪晓岚先生被乾隆皇帝发配到新疆乌鲁木齐的时候,和珅才18岁,他还没有当官呢!别说当官了,他还没有参加工作呢?用我们现在的话讲,他正忙着新婚蜜月呢!我们前面在介绍和珅的时候就说过,和珅出生于1750年,比出生于1724年的纪晓岚要小上26岁呢!纪晓岚在1754年考上进士的时候,和珅才4岁!
  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指出:“宽则得众。”《增广贤文》也说:“得饶人处且饶人。”纪晓岚的上述做法不但不太符合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更为重要的是,纪晓岚这个人,得罪不起乾隆皇帝,倒拿太监和一些职位比自己低的多的人出气,也更为让人有点看不起!本来是没有必要得罪的人却给得罪了,简直是得不偿失!
  1734年,纪晓岚的父亲卸去了姚安知府的职务,来到北京户部任职。纪晓岚随父入京,过起了天子脚下的生活。1740年,16岁的纪晓岚从京城回到家乡准备童子试。他能顺利过关么?他能继续延续他的神奇么?乾隆皇帝不太喜欢纪晓岚,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么?我们下次再讲。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5-19 10: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