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1600|回复: 4

东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2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公孙九娘 于 2012-6-1 22:58 编辑 <br /><br />东舍
     小路的东边是许佩玉(清杰的儿子)西屋的后墙。他没有亲生子。收养了一个叫富民的,后来结婚罢又走了。
     同院的北屋,是前街本家我梨宾(清万的孙子,开昌的儿子)大哥的住房。
     大哥和大嫂都是有名的好人。平时爱和人唠家常,让人觉得亲切。
     他有一个姑娘(名叫买妞,后来到宝鸡安了家,已多年不见),两个儿子。
     大的叫美运(儿子叫小兵),招夫养老后,又回到了黄桥的家。
     84年前,我曾去他西边的家看过;现在,七十多了,还在一个单位看大门,有时给我通通电话,叙叙旧情——我俩曾在梨河上小学。当时,他上六年级,我读五年级。放学后,常在他家里玩。他装了个二极管的收音机,能听见一两个台的声音。那在一个小学生的心里别提多神奇了……我们还化过锡,然后铸成圆形的小轱轮,与人在场面上比赛,看谁滚得远。最使我难以忘记的是:一次弄了一副崭新的金边扑克牌在他家耍,玩得起劲,连吃饭都忘了!我母亲发现后,把我狠打了一顿。这,让我记了一辈子。以至于现在我对打牌都不感兴趣……
      二儿子天运,是个汽车司机(有两个儿子,分别叫本超、小亮)。
      以前,开车路过许昌时,找过我,还是基于他哥的情谊。毕竟不是同龄人,很少往来。
      他们两家人,一直合用一个院子。大门向东开。出门向南、再向西走,就可以到我家的大门口——这里是吃饭人聚集的场所,一人端一碗饭,蹲在一起,边吃边聊。吃空了的碗放在地下,你一言,我一语,谈天说地,论古道今……直到尽兴。这是朴实的中原农民的习惯。所以,吃饭时候,一向都很热闹。大人、小孩,都乐此不疲!
     另外,大家都有晒暖儿的嗜好。特别是红阳高照的冬日,靠在北墙下,暖洋洋的,没事儿的人,都愿意没完没了地瞎吹……
     在此大门前,人,几乎是不断的。重要的还有,人们可以随时瞭望着进城的人是否回来……













刘学铭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0-22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10-22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
叶诗梦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0-22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叶诗梦 发表于 2011-10-22 19:28
根据朋友的文笔推测,内蒙古师范大学是一所不错的大学!

我上学的时候,内蒙古大学刚新建起来,它在师大的北边。有些教师都是互用的。原来师大的系科也多。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10 14: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