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2202|回复: 39

[朝花夕拾] 【双节怔文】往事知多少?(农学院旧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13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成景 于 2022-9-13 19:34 编辑

                                往事知多少?(农学院旧事)               西南农学院是在解放伊始就建立的,53年送走首届毕业生,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袁隆平院士。自朝鲜战争结束后,世界对新中国投以敬重的眼光,由于对外界的交往日益繁盛,高等教育怎样?更是令外国人瞩目。  当时的高等教育基本上因袭苏联的高教体系,所以从架构,课程,人员,管理等设置都与苏联高教同步的。最通俗看得见的变化是评分的改变;由百分制改为五级记分制;两分不及格,三分及格,四分良好,五分优秀。考试的氛围由单纯的笔试改作面对面的口试,这样更加个性化,更能测试学生的应变与对题目的发挥水平,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对学习的推动无疑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本人在上世纪的第二年,受到爱国激情的强烈感召,投笔从戎,加入部队后勤学校,当一名士官生,那年十五岁,原以为可以到浴血的战场上奋斗的小青年难免感到失落。我在的那个班是由两个云南小子把持着,由于各方面的认知不同,总难到同一个壶里撒尿。这个局面维持到53年夏季我转业回来。数一数,还来得及上学,可是又有拦路虎了!那是数学;一下就分作三科,代数,几何,三角。学校有规定;三科不及格不能毕业!可以想象心情何等沮丧!同我一起丧气的还有爹妈,爹是大学知名学者,这逆子!提起来就头疼。可又有什么办法呢!小儿子小时,病的时候比上学时间多,儿子遇到数字就头大,数学作业都是母亲捉笔写的。父亲的这个隐忧很快被校方知道,领导就说:"不如叫儿子先到学院做一名教学辅助人员,如果表现好,一样可以由教研室推荐上大学的“。父亲接受了这个建议。所以这才有对当时的农学院情况深刻了解。
      父亲是搞植物生物化学的专家;这是一门与生命理论和生物应用的各个环节深深融合的学科,是各系的必修课程。每当周末,我们家里总是笑声盈盈,气氛温馨成为欢乐之所在。父亲从苏联莫斯科农学院做交流学者,学习苏联同位素在农业应用的课题,他能够很好的与对方交流,这得益于英语的高水平(在香港大学预科学习两年多,全是英籍老师),苏联学者也乐意用英语作交流。父亲对小儿子教育无方,但对他自己的学生可是既当严师又当慈父,谈展望;对学生总是鼓励他们靠前思维,给他们指出可行性。在做具体工作时,又对他们提出严格要求,他说:”自然科学是一门揉不得半点沙子的,它的结果都是可以验证的,而且一个大的项目的成败,完全取决于每一个细小环节的联动,世界上本不存在一蹴而就的事,要有对失败的预知能力,与应对能力。这些教导都深深的铭刻在学生的心里。
      在那些学生中有位女生x君是出类拔萃的,23岁,两根长辨瘦小的身材,菜黄色的脸庞,唯见一对明亮的眼睛熠熠生辉,特别之处在于两年前就已结婚,爱人是一位很有才气的中学美术教员,且过早的生了孩子,她一面抚养孩子,一面完成学业,在距学院最近的农舍租了一间十平方的房舍,老公用买画攒上一点钱在屋旁建了个简易厨房,把娘请来帮助打点。更令人惊讶的是;生活这般艰苦,她的学习成绩却遥遥领先全班同学。        是幸?是不幸?再听我我讲:57年新年到了,祖国的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激荡着青年的心,对有为的尖子生,都会是各个教研组的争取对象,这是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在最后的拍板是在党总支的手中,尽管一般说来视乎是比较平等的,但核心是绝对不可触碰的。留校,是一个人人都想要的甜饼,那些学习上拼不过的人,在给人挖坑方面却是厉害的。
        随着社会改造的深入,5月在报端发出共产党中央,邀请社会各界帮助党整风,其中绝大多数人是抱着对党忠诚的赤胆来提意见的,当然也有部分发发牢骚,但这都是预设好的“人民内部矛盾”的话语,只有极个别居心险恶,想着拆社会主义的台的人,才是真正的敌人。
      经过后来的演变,我们上年纪人都体会到的那场反右斗争的风暴马上就要来了。高校是那场灾难的特重灾区,一时之间草木皆兵,为了揍齐5%的右派数额,没有少费脑筋。
x君是团员,组织上做她的思想工作,要她解除顾虑大鸣大放,平日里许多工作是不让她参加的,这可以在政治上给她减分;既然支部书记都说了;不会戴帽子,也不拿棍子,也不留底子(档案材料)一切都是和风细雨,爽朗如春。她信了,就说:”我对团支部侵犯隐私权有意见,怎么就把早婚也当成一条大罪?,今天我就全部释放出来吧!,鲁迅说:“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我的天!这不是绝好的反党材料材料又是什么?就凭这一条就够右派了。就一个团支部书记就能制造”法律定罪“如同50年乡镇府就有枪决权一样,太可拍了!。
       两个月后,也是在明月当空的旧历八月十九,他定成右派,被发配到资中县一个乡镇劳动改造,就在那个深夜她来向我们做最后的告别,深怕被人看到连累我们,作了一番掩饰,告别语也特别简单,感谢老师与全家对她的期盼,希望来世报答!。彼此注目相望,语言梗咽,心里流着泪。这一别,就再也没有消息!唯有明月依旧是那么明亮.......。


点评

劲赏成景兄【双节征文】美帖,明月依旧往事不堪回首,情文并茂深深的打动人心,引发共鸣。中秋与教师节庆喜相逢,万家团圆意相同。祝您节日快乐、合家团圆,心想事成,幸...  发表于 2022-9-14 19:36

评分

参与人数 12人气值 +50 收起 理由
无空清风 + 3 赞一个!
宋玉芳 + 5 大赞!
黄煌长 + 5 大赞!
快乐大歌 + 5 大赞!
老知青自强不息 + 3 大赞!往事并不如烟!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9-13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岁月回眸,令人感慨!为老友佳作点赞!
发表于 2022-9-13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爸是一位老师,对自己的儿子一筹莫展,却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都爱戴你爸。x君后来就杳无音讯了,可惜的。
好老师总是让人一辈子都忘不了。
谢谢成景老师第二次参加征文,我知道你打出这些字要付出比我们多的努力。
发表于 2022-9-13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这些事情,只有八十岁以上的人才有深刻印象。当年父亲做会议记录,没有发言,要不然可能也是右派了。
发表于 2022-9-13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家庭氛围,让人敬佩的好老师,不堪回首的运动。
发表于 2022-9-13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场运动冤枉了很多好人,还波及到了后代。现在当事人已经不多了,陈老师的回忆很珍贵
发表于 2022-9-14 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老的父亲教育学生有方, 对自己的儿子没有办法, 一般都是这样的, 自己的儿子难教。  还好,成老最后在父母亲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之后, 还是上了大学, 当上了人人羡慕的医生。

那个优秀的女学生最后的结局是这样,令人唏嘘。。。 那个时代, 许多优秀的人才都是为了几句话, 搭上了一辈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2 收起 理由
成景 +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9-14 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美文,往事多多,感谢分享。为老师点赞!
发表于 2022-9-14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
发表于 2022-9-14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根红苗正,大赞前辈,头脑清晰,思维敏捷,令我拍手叫绝。好前辈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2 收起 理由
成景 + 2

查看全部评分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9 19: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