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986|回复: 5

[野史趣谈] 皇帝梳头时感叹没儿子,太监突然下跪:您儿子就在冷宫,快6岁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2 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皇帝梳头时感叹没儿子,太监突然下跪:您儿子就在冷宫,快6岁了
“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汉之武帝,唐之文皇,宋之仁宗,元之世祖,明之孝宗。其时皆异材勃起,俊彦云屯,焜耀简编。”
这是“半个圣人”曾国藩对于古代数百位皇帝中,所评价颇高的五位英哲贤君。其中,明孝宗在这五人中也可称得上是颇为传奇。当然了,他的传奇之处不在功绩,而是那坎坷艰辛的身世。
图片模式


成化十一年,尚不及而立之年的大明皇帝朱见深,望着镜中那斑白的双鬓和沧桑的容颜,不由得心生悲凉。
半晌,他望着镜中站在身后正在为自己梳头的太监低叹道:“朕已未老先衰,但还没有儿子啊!”
朱见深话音刚落,身后的太监却是浑身一颤,手中的动作顿时迟缓了下来。在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后,太监突然跪了下去。随后,只见他似用尽了此生最后的气力一般说道:“陛下,您有儿子啊,已经快6岁了!”
这个太监口中的“快6岁的孩童”正是日后的大明帝国的统治者——明孝宗朱佑樘。
然而,虽然他作为皇帝朱见深的独子,但却在此之前从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即便是在这之后,作为太子的朱佑樘,仍旧每天活在心惊胆战之中。而这一切的源头,皆原由一个名叫万贞儿的女人。
图片模式


未出生便遭遇艰险
成化五年,血气方刚的皇帝朱见深,在后宫看上了一个不知名的小宫女。事后,朱见深拍了拍屁股便走了,由始至终他甚至都不知道那个眉清目秀的女孩的名字是什么。
当然了,对于这种事皇帝自然是家常便饭,而这个纪姓宫女也已是司空见惯,只是这次轮到了自己身上而已。
不过,朱见深不会想到,在他生命中稀松平常的一次即兴寻欢,却为整个大明帝国种下了二次腾飞的“种子”。
图片模式


不久之后,这位纪姓宫女惊奇地发现,自己饭都吃不饱,竟然“越来越胖”,并且日常工作时经常会感到有气无力。
终于,按耐不住的她向“前辈”询问自己是不是得了绝症。没想到,获得的答案却是令她大吃一惊,自己竟然怀孕了!
照理来说,这是一件可以“乌鸦变凤凰”的喜事,但是放在明朝成化年间,这却是个难以见到第二天太阳的坏事。
因为,在那富丽堂皇的后宫之中,有着一个掌握着后宫所有风吹草动的万贞儿万贵妃。
图片模式


作为一个年龄可以做朱见深母亲的女人,万贵妃却是能够独享皇帝的所有宠爱。因为儿子早夭,万贵妃嫉妒一切怀有皇帝骨血的女人,谋杀别人腹中胎儿这件事,她已经可以算是轻车熟路了。
果不其然,纪宫女怀孕的事很快便被万贵妃知道了,她当即暴跳如雷。
在万贵妃一手遮天的后宫,竟然直到那个宫女肚子大得再也藏不住自己才知道,实在是岂有此理。她命人将其关进冷宫,并随即命令身旁的婢女带着堕胎药前往解决这件事。
图片模式


当那婢女带着堕胎药来到那宫女住所的那一刻,她却突然愣住了。
她望着眼前这个楚楚可怜的宫女,想起平日里她那温暖的笑容、善良的举措,一股直达心灵的悔恨让她做出了一个置自己于死地,却挽救了大明帝国的决定——帮助这个宫女把孩子生下来。
几个月后,当初的善举终于还是被万贵妃发现。这一刻,卑劣、扭曲、残忍通通涌上她的心头,她下令处死了那名身负“堕胎职责”的婢女,并且命令一个名叫张敏的太监前去溺死那刚出世不久的孩童。
图片模式


但这一次,万贵妃又失算了。经过上次的事件,宫里的很多宫女太监都对这对母子心生怜悯,其中也包括这位张敏。
张敏带着万贵妃的旨意,伙同几位信得过的伙计上演了一出“狸猫换太子”的好戏,成功骗过了万贵妃,将朱佑樘成功藏在了冷宫。
而“有功”的张敏,被万贵妃介绍去了服侍皇帝朱见深,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也由此缓缓拉开了序幕。
图片模式


悲惨的太子生涯
纪宫女本出身南疆望族,因牵扯到反叛,家族被连根拔起,自己因为容貌清秀被送进了宫。在那难见天日的隐蔽小屋,纪宫女没有怨天尤人,反而教授儿子读书。
张敏等几人会时不时地抽空来看望母子二人,每一次,当张敏见到朱佑樘背诵那些古时圣贤的著作时,都会在心中暗下决定一定要在日后让这个孩子认祖归宗。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平平淡淡却也平平静静,直到那天张敏为朱见深梳头时,爆出这个惊天秘闻。
那一日,整个后宫的气氛都兴奋异常,几乎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神采,唯有两个人例外,一个是万贵妃,一个是纪宫女。
万贵妃自然无需多说,这个孩子竟然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活了近6年之久,歇斯底里的愤怒让她恨不得立马亲手杀死朱佑樘。
图片模式

朱佑樘

而纪宫女当得知皇帝朱见深前来接他们的儿子时,脸上也没有半点喜色,因为她知道,当儿子离开这间她们相依为命了5年多的小屋时,便是她们母子永别之日。她泪眼婆娑地望着年少的朱佑樘:“孩子,记得娘亲教给你的,要与人为善,学会宽容。”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纪宫女仍然没有怨恨,更没有告诫自己的儿子,大明未来的统治者要为自己报仇。
此时的朱佑樘并不知道母亲话中的意思,他只是本能地伸出小手为母亲擦去眼角的泪水,随后被前来接他的太监领走了。
在朱佑樘被带走被立为大明太子之后的一个月内,他的生母以及那个助他入主东宫的太监张敏相继离世。
这是手段阴毒的万贵妃“复仇”的第一步,却绝不是最后一步,尽管朱佑樘已经贵为太子是公认的帝国继承人,但万贵妃却仍不想放过他。
然而,还不待万贵妃实行具体的行动,朱佑樘便被一个连万贵妃也惹不起的人接走了,那便是当朝皇帝的生母周太后。
图片模式


看着这个命途多舛的孙子,周太后放出话,谁若是敢伤害他必让其死无葬身之地。
但一向在后宫作威作福惯了的万贵妃自是不会放弃,连当朝皇后的儿子都不能在她手下活下去,一个宫女的儿子又怎能活。
眼见着朱佑樘在周太后宫里不能杀他,万贵妃心生一计,要请太子来自己的寝宫吃饭并且还是让皇帝朱见深亲自下旨的。
这一下,周太后也有点无计可施了,皇帝的旨意太子总不能忤逆不是。没法子,在朱佑樘动身前,周太后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能在万贵妃的宫里吃任何东西,也不能喝任何东西。
图片模式


如周太后所料,当朱佑樘到了之后,万贵妃是一改常态,完全一副慈祥长辈的神态。亲自为朱佑樘介绍各种美食佳肴,并且还拿筷子准备亲自喂朱佑樘,奈何朱佑樘就是死活不张嘴。朱佑樘逃过了这最为凶险的一劫,但等待他的却绝不是一帆风顺。
当自知无法杀死朱佑樘之后,万贵妃换了一种思路。她开始不再对怀孕的嫔妃们采取行动,朱见深的儿子越生越多,而此时万贵妃开始吹起了“枕边风”,要朱见深废掉朱佑樘,另立太子。
作为对万贵妃言听计从的朱见深,对于此事也是毫不例外。他不顾满朝文武的反对,不听贴身太监的死谏,认准了朱佑樘“德不配位”要另择太子人选。
就在朱佑樘人生当中的“至暗时刻”,上天帮助他度过了这最后的难关。
图片模式


就在朱见深和万贵妃商定接替太子的人选时,泰山发生了地震。作为古代帝王衡量功绩的重地,泰山发生的地震可以说牵动着整个王朝的国运。
因为泰山在东方,所以众多大臣奏言泰山地震是因为“东宫不稳”,就连备受朱见深宠幸的“国师”、奸宦等都一致如此。朱见深也害怕了,不敢再动换太子的念头。
朱佑樘的太子之位终于保住了,经过了这么多的艰难险阻,他终于就要登上那至尊之位,引领着大明帝国走向新的辉煌。
最难为可贵的,是朱佑樘时刻谨记着母亲的教导,尽管万贵妃杀了自己的母亲并时刻要置自己于死地,但他却从未想过复仇。
图片模式


一代明君
成化二十三年,明宪宗朱见深逝世,朱佑樘正式即位,是为明孝宗,年号弘治。
后人大多认为明宪宗朱见深在位时昏庸无度,任由奸佞小人祸乱朝纲,致使大明乌烟瘴气,但其实并不尽然。在统治的前期,朱见深也曾有过一代雄主的手腕与魄力。
在即位之初,朱见深便彻底平反其父亲所做过的“千古罪事”——冤杀于谦,为其恢复了一切名誉。
对内,他整顿吏治,积极恢复兵政加强京师的保卫力量;对外,他积极采纳大臣的靖边政策,在梨庭扫灭女真,在河套大败蒙古。朱见深执政前期的商辂、彭时内阁,更是政治清明、临事果决。
不过,朱见深统治后期,确实是有些昏庸不堪。他设立西厂,任用奸邪小人汪直,一度使得朝中正直之臣遭受无妄之灾;他任命无能之才万安为内阁首辅,败坏朝廷风气,造成了明廷“在位无事”的奇葩景象;更是为寻求长生之道,大肆放任江湖术士与宦官祸乱朝纲。
图片模式


归根结底,在朱见深撒手人寰之时,所留给朱佑樘的是一个朝政紊乱不堪、国力日益凋敝、不折不扣的烂摊子。
登基之后,朱佑樘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便彻底扫清了朱见深留下的那些将朝政搞得乌烟瘴气的“杂鱼”。
不过,正如他母亲期许的那样,朱佑樘没有像他老祖宗朱元璋那样斩尽杀绝,甚至一个人都没杀,只是赶走了他们。仁慈,是刻在朱佑樘骨子里的教养。
在赶走了那些霍乱朝纲的庸才之后,朱佑樘启用王恕和马文升出任吏部和兵部尚书。在二人大刀阔斧地改革下,朝廷内外焕然一新。造就了明朝“弘治中兴”的盛世局面。
图片模式


朱佑樘是明朝除了太祖朱元璋外最勤奋的皇帝。但可惜,朱佑樘并没有老祖宗朱元璋的好身体,仅仅36岁便因过度劳累而驾崩。
朱佑樘之所以能在“五大贤哲之君”中称得上传奇,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终其一生只娶过一位妻子,可以算上是“一夫一妻制”的最早提倡者。
图片模式


终其一生,朱佑樘可谓是“幸又不幸”。在那皇权至上的封建时代,能够有如此觉悟并且躬身践行的皇帝,在动乱的明朝,实属万古而唯一。

发表于 2022-4-2 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讲故事!
 楼主| 发表于 2022-4-2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林版支持.上午好
发表于 2022-4-3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分享佳作!
 楼主| 发表于 2022-4-3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沪上人老友支持.  下午好
发表于 2022-4-12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朱佑樘是明朝除了太祖朱元璋之他外,最勤奋的皇帝。但,仅仅36岁,因过度劳累而驾崩。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2 14: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