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779|回复: 5

[文化] “打油诗”趣史趣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5 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油诗趣史趣诗

打油诗的起源。

打油诗起源于唐代,当时财阳有个姓张的穷秀才,名叫张打油。张打油喜欢舞文弄墨,但没有名气。有一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张打油坐在家里,眼望窗外一片雪白,不禁诗兴大发,写了一首“咏雪诗”: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此诗描写大雪,诗虽粗俗,却很传神。首先,这首诗没有一个“雪”字,对雪景却描绘得很逼真:近景、远景、动物、静物都写到了。其次,用词贴切、生动、谐趣:“笼统”,形容一片白茫茫的世界;雪片飘洒大地,但盖不住井口,它自然是个“黑窟窿”。黄狗身披雪,变成了白狗;白狗身披雪,身子显得臃肿,一个“肿”字,非常形象,显示出作者对生活观察很细致。再来看作者的名字,叫张打油,这俚俗的诗句和十有八九是识字不多的市井平民——或许是贩浆织履之徒所作,他有点聪明、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对百姓的思想感情感受最为深切;他情动于衷、凭借对诗歌的某些感悟、以质朴通俗的语言歌而咏之,且流传于民间。后来,人们就把这种随口、押韵、没有寄兴、诗意诙谐的滑稽诗称为“打油诗”(带有一定贬义)。张打油一鸣惊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打油诗”体,名垂千古。

打油诗的特点。

打油诗讲究朴素和幽默。舞台艺术最难演绎的是相声,文学艺术最难写的是打油诗,它们的共同要求是既高雅又朴素。高雅难,朴素更难,高雅而又朴素最最难,稍不留神便会流于庸俗。因此,现代文学中优秀的打油诗和相声作品凤毛麟角,它们分别为文学艺术和语言艺术的巅峰瑰宝。

趣味打油诗两首又三对:

一.宋代广东有一为夫送饭的老妇,是个地道的下里巴人。但她面对苏东坡挑逗性的诗句戏弄,应对自如,反唇相讥,出口成诗,尤为得体。
苏东坡诗云:“蓬发星星两乳乌,朝朝送饭去寻夫。”
老妇人答:  “是非只为多开口,记否朝廷贬汝无?”
当时大名鼎鼎的苏东坡谪贬广东后,几乎家喻户晓,无人不知。显然,老妇人这两句打油诗是针对苏东坡的人生坎坷的,它揭了苏东坡的老底、疮疤,戳到了他的痛处。

二.清代有个新嫁娘,众宾客酒足饭饱之后,开始大闹新房,欢声笑语,热浪阵阵,直至深夜,还逼新娘吟诗一首,表达新婚之夜的感受。这真是强人所难!新娘无奈,终于口占一首:
“谢天谢地谢诸君,我本无才哪会吟?曾记唐人诗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
她这一吟,非同小可,立刻产生轰动效应。众宾客哗然大笑,乐不可支,都说“好!好!”有的说:“新娘急了,时间宝贵!”说着乘欢而散。此诗妙在末句,虽为引语,但此时此地,别有新意,个中奥妙,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当可神通而不可语达。

三及四.传说有一个浪荡公子,不学无术。耗尽了祖上的家产后,只好沿街讨乞。有一天,一位大户人家的主人好心相劝:“你一个堂堂五尺男儿,干点什么不能养口,何必整天讨乞。”谁知这位叫花子听了,竟然没有半点羞耻之感。还油腔滑调地诌了一首打油诗:
“朝食千家饭,夜宿古庙亭,未犯朝廷法,任我天下行。”
那位主人听了十分生气,便在叫花子的每句诗的后面加了两个字,对其加以嘲笑:
“朝食千家饭,不饱;夜宿古庙亭,盖草;未犯朝廷法,还好;任我天下行,狗咬。”

五及六.相传山东某地有一个叫王老五的花花公子,胸无点墨,竟牛皮哄哄,赶到县里去参加科举应试。等拿到试卷,立即傻眼,实在整不出东西来。最后在卷子上涂鸦了一段打油诗:
“我是山东王老五,寒窗十年读书苦,如果今年考不中,回家怎见孩他母。”
考官看卷,忍俊不禁。随手在每句诗后添加两字:
“我是山东王老五,也许;寒窗十年读书苦,未必;如果今年考不中,一定;回家怎见孩他母,跪下。”

七及八.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一首人生四大喜打油诗: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有一位不得志的秀才,感叹自己的命运,在每句诗的后面加了两个字,即刻变成了人生四大悲:
“久旱逢甘雨,一滴;他乡遇故知,债主;洞房花烛夜,隔壁;金榜题名时,梦里。”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5 收起 理由
移不动联不通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移不动联不通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6-7-25 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肖拉兹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6-7-25 08: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6-7-25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分享朋友转载。
喜乐游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6-7-25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6-7-27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11 04: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