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6500|回复: 41

[史海钩沉] 冀州历史上儿童的“玩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5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文字虫 于 2015-11-5 17:58 编辑

冀州历史上儿童的“玩儿”

   
    河北省冀州市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虽然没有电视、没有电脑,很少看电影,但是,男女儿童们除去学习外,仍然有10多个可“玩儿”的项目,仍然有着快乐的童年。
    ----摔四角。这是男孩儿“玩儿”的。现在很少见了。
“四角”,用废旧书本、报纸、牛皮纸、杂志封面、空香烟盒等纸叠成,叠得方方正正。用牛皮纸或杂志封面叠成的,比书本或报纸等叠的比较厚、重,容易赢对方。
    “摔四角”,玩法是一个人把自己的一个“四角”扔在地上,另一个人拿出自己的一个,用力摔在地上或者对方的“四角”上,靠产生的风或适当的角度把地上的“四角”翻个面,对方的这个就归你了,否则你的就归对方。
那时,几乎每个男孩子的口袋或书包里,都有一些“四角”。下课后,走廊上、操场上,很多孩子们弓着背,向地上摔着“四角”。一些输了的小朋友,还经常为此哭鼻子呢。
   “摔四角”,可以活动锻炼孩子们的身体,还能增加一些技巧。


            

    ----推铁环。 也叫滚铁环。一般是男孩儿“玩儿”的。在六七十年代盛行于全中国,现在基本见不到了。
         
    “推铁环”,一是要有“环”,二是要有“推钩”。“铁环”是用一段比较粗的铁丝,把两头焊接住,做成一个圆圈。直径大小不一,一般66厘米左右。有的在焊接前,还套入两三个小环,滚动时有“哗哗”的动静。“推钩”是一段约四、五十厘米长的铁棍或粗铁丝,下部有个“U”字形的钩,用来推铁环。
“推铁环”,就是手拿着“推钩”的上部,把“铁环”放到“推钩”下部“U”字形的钩里,推着铁环走或者跑。可以一个人娱乐,也可以多人竞赛,看谁推得时间长、走或跑得远。
  “推铁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技巧。可以锻炼孩子的活动能力、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翻花网。一般是女孩“玩儿”。现在很少见了。
      
“翻花网”,由两个人“玩儿”,可以若干人观看。就是把一根绳子,两个头结起来。一人把结好的绳子套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上,做成一定花样的“网”,另一个人,用两个手的手指头把这个“网”翻过来,形成另一个花样的“网”。两个人轮流翻对方的“网”,翻不成者为输。
   “翻花网”,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思维能力,使她们养成善于动脑筋的习惯。
    ----挺拐。是男孩儿在冬季“玩儿”的。现在基本见不到了。
    “挺拐”,如下图,两个人都用手把右腿搬起来,左腿1条腿着地,两个人的右腿膝盖处互相碰撞,谁先双腿着地或者摔倒,谁为输。
“挺拐”,在冬季“玩儿”,是因为冬季穿棉裤,不至于受伤。其他季节,穿的裤子薄,不宜。
        
“挺拐”,拼搏的是力量。冬季“玩儿”得时间不长,就能出一身汗。
    ----打陀螺。冀州俗称“打尔”。一般是男孩儿“玩儿”。现在基本见不到了。
打陀螺,需要有两种东西,如下图,一是陀螺,一段约10厘米长、直径的5厘米的圆木,一头削尖,尖头还要镶嵌一颗铁圆珠,一头是平的。二是鞭子。

         
    打陀螺,就是先使陀螺旋转起来,然后用鞭子不断抽打陀螺,使陀螺不停地转。打陀螺比赛,是看谁能够使陀螺旋转的时间长。打陀螺,要选择平整的地方,冬天,有的还去冰面上打。
打陀螺,能够锻炼力量和技巧。
    ----玩弹弓。是男孩儿“玩儿”的。现在基本见不到了。
弹弓有两种,一种是木叉弹弓,栓上自行车内胎做的皮筋或者气门芯,如下图。           

一种是用铅丝做的架子,栓上自行车内胎做的皮筋、气门芯或者猴皮筋。如下图。
              
      玩弹弓,就是把小土坷垃、小砖瓦块、石头子等,用弹弓打出去。打的对象目标有小鸟,也有的对着人。学校老师和家长们都反对制止用弹弓打人。
       ----弹玻璃球。一般是男孩儿“玩儿”。现在基本见不到了。
   
    弹玻璃球,一般是两个人“玩儿”,多人观看。在地上划出一定界限,1个人在起点摆上1颗玻璃球,另1个人用自己的玻璃球弹向起点上的玻璃球,弹的对方玻璃球出了界限,就赢了,玻璃球的所有权归己。弹不出界,就让对方来弹自己的球。男孩们常互相攀比谁的玻璃球多。
弹玻璃球,是具有技术性的游戏,能够使孩子得到很好的脑力锻炼。
       ----玩胶泥。是男孩儿“玩儿”的。在夏天、秋天“玩儿”,春天、冬天天气冷,不能“玩儿”。现在基本见不到了。
    玩胶泥,就是孩子们从地里挖来胶泥,反复揉后,捏做成小兔、小鸡等,自我欣赏。有的学校老师,还组织开展比赛,看谁捏得好。
         
玩胶泥,可以锻炼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艺术能力。
        ---跳房子。一般是女孩儿“玩儿”。现在基本见不到了。
     跳房子,可以多人一起“玩儿”,如下图,先在地上画出所谓“房子”,1个人按照规则在框里单腿跳,一次性跳完所有框,为胜,可以继续跳。跳不完所有框,为输。比较谁跳所有框次数多。
                 
    跳房子,可以锻炼体力,并且,仅需要比较小的场地就行。
       ----走四颗。男孩女孩都可以“玩儿”。现在基本见不到了。
“走四颗”,两个人“玩儿”,多人观看。就是在地上或者桌子上画出如同象棋棋盘一样的格子,每人摆上4个小土坷垃、小砖瓦块、石头子等,如同下象棋一样,按照规则走,谁把对方的“吃”完了为赢,被“吃”完的为输。
   “走四颗”,不需要多大场地,不需要任何器材,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思维能力。
       ----锤崩锤。也叫“剪子锤子布”。男女孩子都“玩儿”。现在,还经常见到。
   “锤崩锤”,如同大人们喝酒划拳,两个人一同张口说名、右手出形。“布”的形,是手指全部伸开;“锤子”的形,是5个手指全部攥起,形成拳头;“剪子”的形,是伸开中指和食指两个手指头。规则是,以形判断,布赢(包)锤子,锤子赢(砸)剪子,剪子赢(剪)布。
    “锤崩锤”,随时随地可以“玩儿”,锻炼孩子们是思维、反映等能力。
       ----捉迷藏。男孩女孩都可以“玩儿”。一直到现在,幼儿园、小学还组织孩子们“玩儿”,在星期天、节假日,孩子们凑到一起,自己也“玩儿”。
    捉迷藏,有两类,一类是,部分孩子或者一个孩子,让对方闭上眼睛后,躲藏到某个地方,另部分或者另一个孩子,去寻找,找到为胜。一类是,把一个孩子的双眼蒙住,让他去寻找某人或者某物,找到为胜。
   捉迷藏,不但具有娱乐性,而且能够锻炼孩子们的思维、敏捷性。
       ----踢毽。一般是女孩“玩儿”。现在比较少见了。
踢毽,是古老的汉族民俗体育活动之一,起源于汉代,由古代蹴鞠发展而来。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毽,制作简便,只需用一小块布,包上一枚铜钱或者硬币,用针线缝牢,成为底座;再在上边固定上七八根鸡毛就做成了。现在商店里或地摊上有卖的。
      踢毽,以踢的次数,或者连续踢的时间为评判标准。谁踢得次数多,或者连续踢得时间长,为胜者。
       踢毽,简便易行,是很好的健身活动。              
       ----跳绳。一般是女孩“玩儿”。现在幼儿园、小学还组织孩子们“玩儿”,在星期天、节假日,孩子们凑到一起,自己也“玩儿”。
跳绳,是一种古老的汉族娱乐和健身活动。唐朝、宋朝比较盛行。可以众人跳1根绳,也可以1人跳1根绳。以跳得次数多,或者连续跳得时间长为佳。

     跳绳,仅仅需要1根绳子和不大的场地,可以锻炼、提高孩子的体质。“跳绳”现在许多商店都有卖的。
    另外,还有捉蜻蜓、斗蟋蟀、掏鸟窝(男孩)、爬树(男孩)、摔跤(男孩)、夏天游泳冬天溜冰、扮戏剧或者电影的角色取乐,等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8人气值 +33 收起 理由
疑似弱智叟 + 2 赞一个!
京青 + 3 赞一个!
荷塘芬芳 + 5 赞一个!
游游 + 5 赞一个!
金秋年华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1-5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唤起多少童年回忆,好快乐。谢谢文哥哥!
耳顺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11-5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香水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11-5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5-11-5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唤起许多儿时的回忆。
发表于 2015-11-5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儿时的玩儿,南北方基本相同;
今天,改革开放后的儿童,也许是时代进步了,家长的荷包涨了,玩的多是电子音响玩具,婴儿车也也可以睡着坐着玩个够。真幸福啊!
真诚永恒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11-5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荷塘芬芳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11-5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真真、香水、真诚永恒、金秋年华、游游、荷塘芬芳评分、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真 发表于 2015-11-5 18:02
唤起多少童年回忆,好快乐。谢谢文哥哥!

谢谢妹妹关注、留评!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10 19: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