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6407|回复: 45

[史海钩沉] 忆冀州的两次特大自然灾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4 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文字虫 于 2015-10-14 03:51 编辑

忆冀州的两次特大自然灾害


       作者的家乡河北省冀州市(原冀县),在新中国建立后,遭遇到两次特大自然灾害,一次是1963年的水灾,一次是1966年的震灾。作者都经历了,半个世纪后仍然记忆犹新。


灾害情况
      1963年的水灾。这是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1963年7月至8月上旬,滏阳河上游邢台、邯郸地区连降暴雨7昼夜,一般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有的地方竟达1500毫米,相当于平常年份三四年的降水量。山洪暴发,河水猛涨,造成滏阳河多处漫溢或决口,冀县境内连日降雨出现严重沥涝。
       7月23日,滏阳河堤冀县码头李段决口;8月6日晚9时,耿家庄堤决口,淹没冀县西部水泊张、高田、西吕津一带。8月7日开始,洪水分3路涌向冀县东北部。一路顺滏阳河向东袭来;一路由西南王、赵家庄、三合庄向东北猛冲;一路由东千家庄、四寨子、庄子头向冀县城关奔流。这3股巨大的洪流,四五尺高的水头,以每小时30华里的流速,咆哮着席卷而来。其量之大、流速之快,史无前例,其势之猛,如排山倒海。到8月8日9时,洪水淹没了县境内滏阳河以西的全部地带。至9日,不足3天时间,全县除南午村、李瓦2个公社及吴吕公社南部计58个大队仅遭沥涝风雹灾害外,其余350个大队,占当时全县408个大队的86%,皆被洪水吞没。县城虽有城墙围护,但终因地势低洼,也未能幸免,8月11日下午2点,洪水破城而入。至此,全县大部分地方已成汪洋。
       这场大洪水,在华北地区可谓史无前例。巨大洪流,汹涌如潮,在冀县境内横冲直撞,所到沟渠、坑塘、低洼之地,全部都一漫而过。庄稼被淹,房屋倒塌,交通、通讯中断,人畜伤亡,全县大部分成了一片汪洋。一般水深五尺至一丈,深者两丈有余,水面连绵80余里,只见树梢,不见陆地。到处能行船,县城可跑舟。码头李的最高水位竟达28.5米,载重10吨的大船畅行无阻。堤里王公社堤王村,硬是被洪流冲成了3截,小北街竟被冲成了一条宽60多米,深7米的大鸿沟,这道鸿沟至今犹存。
       这场洪灾,给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带来了极其惨重的损失。据有关资料记录,全县倒、毁房屋326,069间,占全县原有房屋总数的60.17%,房屋全部倒塌的村就有57个;淹没耕地965,637亩,占全部耕地的97.3%;砸压冲毁大中型农具113,000件;粮食、衣物、被褥、家具、炊具等不计其数。全县损失共计17,511万元。
      1966年的震灾。这是邢台大地震,严重波及冀县。
      1966年3月6日8时12分,邢台宁晋县发生第一次地震,震级5.2级,震中烈度7度。3月8日5时29分,邢台隆尧县东部发生6.8级地震,震中烈度9度。3月22日16时11分到19分,宁晋县东汪发生6.7级、7.2级地震,震中烈度10度。3月26日23时14分至19分,束鹿县(今辛集市)南智丘接连发生5.2级、6.2级地震,震中烈度7度,震源深度15公里。
       3月8日的地震,冀县西部、南部受影响较重,码头李、西王庄、南午村等公社为烈度6度区,其它为5度区。22日的地震,冀县西部烈度为7~8度。
       22日的地震,冀县震动剧烈,持续时间近10分钟,地面多处破裂、下沉、喷沙、冒水。西部阎家寨、柏芽、西王庄、王海庄等公社为重灾区,房屋大部分倒塌和破坏。阎家寨附近石津渠堤岸发生长110米地裂和陷落,裂缝最宽处约5米,深4米。西王庄村西一条东西向裂缝长300米,宽85厘米,下陷28厘米。
       这次震灾,冀县384个村受灾,占全县村庄的90%多。据统计,全县共倒塌房屋近16万间,占47.9%;群众受伤致残599人,死亡72人;牲畜伤7头,死6头;砸坏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不计其数,滏东排河6座大车桥被震毁。


奋勇抗灾
       面对这两次特大自然灾害,冀县人民在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的强力无私支援下,进行了奋勇地抗争。
       县委、公社党委、村党支部的领导干部们,不但指挥全盘,而且到第一线参加战斗。
       在1963年抗洪水时,县委书记、县长、常委,都上堤筑埝、上船下水抢救受灾群众。
      在洪水眼看就要冲破防线进入冀县城的危急时刻,县人委办公室副主任徐金在挥手高喊:“同志们跟我来!”喊声未落,24名干部奋勇上前堵险口,奋战3个小时,险情终于排除。
       恩关公社书记陈洪水,组织带领公社干部们,在短短4天时间内,抢救灾民2300余人,安置灾民1600余人,救出牲畜480多头。
      东兴大队在洪水到来之后,根据水位猛涨的形势,党支部召开紧急会议,当机立断,作出决定:拆房围村筑埝!对舍小家、顾大局的拆房户,洪水过后,由大队负责赔偿新房。拆房后,以拆下的木料用于绑筏子、造船。然后,发动群众齐上阵,奋战一天,便筑起了一道高5尺、宽3尺的围村大埝。洪水围村之后,一方面派人昼夜巡逻防守,安排干部和抢险队把守;另一方面由党支部书记邢福元同志指挥,组织人员昼夜鏖战打造船只。只用了3天时间就做成了一条能载1吨多重的大船,用来运送被水围困的群众。在洪水的围困中,他们始终坚持水涨埝高。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历经7昼夜的顽强奋战,终于战胜了洪水,保住了村庄,使群众的财产无一损失。
       广大党员和群众,在抗灾中,舍私为公,使众多人、畜免受伤亡,使国家的物资和人民财产免受或少受损失。
      南良公社后庄村在洪水正凶猛时,护村埝突然被一股洪峰从南街口冲破,决口8尺多宽。见险情,村干部立即跳入水中,社员们也紧跟着跳下水去,用身体堵住决口。村民李永顺、孔中和扛来自己家的被子,孔祥熬、沙九盛拿来自己的棉袄,孔繁林、李双全等背着大包的棉絮,火速堵在决口上。孔志远、孔中秋、李建斗等人,毅然决然地拆掉自己的房屋,用自家的木料、砖块、苇箔、门板和土坯,硬是堵住了这个大决口。他们这个只有60户的小村没有让水进村,创造出了奇迹。
       南故城木桥被大水冲毁,顺流而下,有撞坏码头李滏阳河上的大桥的可能。县农村工作部干事罗书华当机立断,率先跳下水去,和人们一起,推的推,拉的拉,奋战一个多小时,终于把断桥拖上了岸,避免了更大损失。
       樊庆均,垒头大队一名普通的社员。21岁的他参加了村里的抢险队,已经在大堤上奋战了几天几夜。这天中午,他刚端起饭碗,就听见街上有人喊:“水来了!”他扔下饭碗就向村口跑去。这时,3尺高的水头从西窜来,水一过,地里的谷子就被淹没了。村西的人们开始往村里跑。在人群的后面,有个提篮子的小孩连哭带跑,一下子被洪水冲倒。樊庆均奋不顾身地向小孩跑去,洪流几次把他冲倒,他一次次挣扎着逆流而上,终于接近了小孩。两人在急流中起伏翻滚,被冲出了几十米远。他抓住小孩的一只胳膊,托着小孩顽强地向村里游去。他们被浪头打下去,又浮上来,再打下去,再浮上来,与洪水搏斗了1个多小时,终于把孩子托上了岸。等人们把樊庆均拽上岸时,精疲力尽的他一松气昏了过去。经抢救,他苏醒过来后的第一句话就问:“孩子怎么样了?”当听到孩子得救了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共产党员于根旺是徐家庄公社烈属养老院会计,为抢救即将被洪水吞没的徐家庄村学生,挺身而出,舍己救人,学生得救了,而于根旺同志却因体力不支,被洪水冲走,献出了年仅25岁的生命。
在垒头村的抗洪抢险中有39名抗洪英雄集体罹难。这39人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为使集体财产不受损失,与恶魔般的洪水殊死搏斗,为党、为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有县文化馆党员干部张盘根、垒头村大队长郑大田等。
       在1966年抗震中,聚仙庄村女党员王凤琴,冒着余震,不但抢救2名老人,而且抢救了集体的多头牲口。
      据统计,抗洪斗争中,全县迁移安置救助灾民39,349人,木筏子救人18,423人,船只救人1742人。
      在抗洪中,组织生产自救大军,展开打捞残秋、抢救粮食和物品的战役。社员们在齐腰深的水中捞谷穗、扦高粱,从废墟中挖掘被砸粮食、衣物和大小农具。据统计,全县共打捞粮食104万公斤、饲草364万公斤、刨出粮食153.50万公斤、衣被71万件、农具1.58万件。洪水退后,县委又及时组织全县人民展开抢种小麦,不分昼夜去清凉店、前磨头、贡家台等火车站抢运麦种,顺利完成小麦扩种任务。从洪灾第二年春天起,全县又掀起修房盖屋高潮。


温馨灾后
       这两次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冀县人民得到上至中央,下至省、地各级领导的关心、慰问,得到全国各地的强力无私支援。人们大灾不见灾,生活比没灾时还要好,普遍感到很温馨,由衷地说:“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
       1966年4月1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冒着随时可能发生的余震和六七级大风,亲临冀县慰问地震灾民。作者参加了欢迎、欢送和群众大会。周总理在群众大会上代表党中央、毛主席慰问灾民,提出希望和要求,号召灾区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群众大会后,周总理主持召开了座谈会,与人们商谈抗震及灾后工作措施。


       在抗洪中,中共华北局书记处书记解学恭、天津市委书记万晓唐来冀县慰问灾民。河北省委、省政府从各地抽调103名医生组成医疗队为灾区群众防病治病。
       在洪水中,党和政府及时派飞机空投救灾物资。其中救生圈1690个,救生衣80件,橡皮船9只,各类熟食10万余斤。还派飞机、汽艇、橡皮艇和木船,及时抢救被水围困的群众,并送来食品、衣物和药品,使广大群众迅速脱险。
      水灾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动全国对灾区生产生活大力支援。
民政部拨给冀县救济款350万元、医疗款25万元、药品和药械价值1.90万元。发来布匹79.20万尺、絮棉7.30万公斤、线765公斤、棉军衣2000件、面袋5.66万个。1964年春季,又拨来救灾款270万元。
北京、天津、山东、山西、陕西、济南、西安、武汉等15个省区、8个市的救援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冀县,仅粮食和代食品就有4955万斤。这些无私援助的物品,有许多是冀县人从来没有见过的,如奶粉、糖菜渣、淀粉、甜萝卜丝、干甜菜、橡籽干、麻饼,等等。还有蔬菜、干鲜果品及肉类、饲料共计2251万公斤。捐献被褥、衣物1.51万件(双),煤炭250万公斤。铅笔、练习本等110件。与冀县毗邻的南宫县虽然也受了灾,仍支援冀县山药干2.5万公斤。
       人民解放军支援冀县军鞋1030双、军帽1600顶。
       还支援了大批救灾物资,有帐篷、苇席、雨衣、油毡、麻袋、草袋、苫布、竹竿、木板、铅丝、铁锨、麻绳、锅、碗、勺、香皂、脸盆、毛巾、腰带、钉子、扁担、小拉车,等等。
       唐山专区、石家庄专区、邢台专区为使冀县来年农业生产不受损失,先后为冀县寄养牲口4705头。他们表示:保证让灾区的弟兄们满意,并提出了“来时少,回去多;来时瘦,回去肥;来时弱,回去壮”的口号。
为尽快恢复灾区的农业生产,陕西、山东两省还无私支援当年所需麦种450万斤。
       北京、天津、山东等省市先后派来60辆大汽车,帮助运输救灾物资。
在抗震中,衡水专区分别组织312人医护队伍和1137人救护队伍赶赴灾区;人民解放军4587部队组织450人医护队伍到灾区进行救护;天津市南开医院和驻津解放军66军指战员来县帮助救灾;驻石家庄部队派23人医疗队到灾区救护伤员。危重伤员由直升飞机送北京、天津的大医院进行救治。
为解决灾区人民吃饭问题,上级向灾区发放粮食200多万公斤,熟食0.8万公斤。发放盖房救济款154.1万元,修建房屋97392间。
      全国各地运来的救灾物资有,桅灯、苇席、苇箔、竹竿、单轮车、双轮车、杂木杆、草袋、木材、煤炭、粮食,牲口361头,军马120匹,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6人气值 +27 收起 理由
天天幸福 + 3 赞一个!
荷塘芬芳 + 5 大赞!
游游 + 5 赞一个!
须臾岁月 + 4 大赞!
真真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0-14 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介绍抗击两次特大自然灾害的英勇事迹!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4 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林五 发表于 2015-10-14 04:55
谢谢介绍抗击两次特大自然灾害的英勇事迹!

谢谢朋友光临、留评!
香山玉人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10-14 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耄耋庠生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10-14 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香水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10-14 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5-10-14 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奋勇抗灾的冀州人民致敬!
发表于 2015-10-14 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勤劳勇敢的翼州人民致敬!
须臾岁月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10-14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5-10-14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ー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主义好!上至中央,下至省县,关爱
      群众,共产党好!艱苦抗灾,重建家园,冀州人民好!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10 20: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