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3308|回复: 11

[文化散论] 冀州地、村名的歇后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4 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文字虫 于 2014-3-24 05:48 编辑

2014年3月21日
《衡水晚报》刊发
                         冀州地、村名的歇后语

      河北省冀州市公元前201年建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因此,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冀州的一些地名、村名,形成流传很广的歇后语,就充分显现了冀州人民的文化素养。
       冀州的竹林寺—-天上见啦。竹林寺传为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所建,在冀州镇北关村村东北1里地处。明朝嘉靖三年(1524年)和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两度重修。该寺又称为“悬空寺”,于1963年被洪水冲毁。清乾隆十七年所刻碑记云:冀为古郡,寺庙“为最盛者,咸以此之竹林寺为首焉。”
       现在,在冀州有一处古竹林寺遗址和一处新仿建的竹林寺旅游景点。
因为,民间多年来广泛流传着竹林寺升天的故事,所以,有“冀州的竹林寺---天上见啦”的歇后语。
       古时候,在茂密竹林中的竹林寺,住着一位老禅师,俗称老和尚。老和尚带着叫碧空的徒弟。老和尚和碧空相依为命,诵经修道,普渡众生。
       一天,老和尚和小碧空在一片杂草丛内,见地面上露着六片人参叶子。俩人拿来工具往下刨,在离地面3尺之下,发现了一棵好大个的人参,师徒二人掘出之后,高高兴兴地抱回了寺院。老和尚叫碧空支起锅灶把人参洗净,放在锅里,添水、点火、开煮,老和尚在一旁聚精会神地看着火候。不一会儿,有人来请老和尚去念佛诵经,超度亡灵。老和尚本意不去,可出家人以善为本啊,只好跟来人去了。临行时嘱咐碧空道:“要用文火慢煮,千万不要掀锅,一定要等我回来再说!”
      碧空按师傅说的煮了一会儿,锅四遭儿冒圆了热气,满屋里香气扑鼻。他掀开锅弄了一点想尝尝鲜,一尝,感到特别香。不尝则已,这一尝就馋得没法忍受了。于是就又吃了起来,越吃越香,越香越爱吃。他把什么都忘了,只管吃、吃、吃,一会儿就把这棵人参吃完了。这时,他忽然想起了师傅,给师傅只留点汤叫什么话?不如明天再去给师傅找一个回来煮煮吃。想到这儿,他就把一锅的汤泼到了寺的院子里。倏然间,他觉得身轻如羽,在旋转,在升腾,随即,他和竹林寺一起,直往天上飞去。
       却说那老和尚,人虽在诵经念佛,心思却一直在那锅里的人参上。突然,他掐指一算,说了一声“不好!”拔腿就往竹林寺跑来。待他赶到,寺院已升到了半空,老和尚用手往天上一指说了声“停”!那寺院便在半空稳稳地悬住了。碧空看见师傅,心里一阵内疚,流着满脸热泪向下高呼:“师——傅——!”老和尚也向空中高喊:“徒——儿——!”“哗——”一场大雨倾盆而下。据说,这雨就是碧空独食人参,心内疚痛而流下的悔恨泪水!
      竹林寺飞上天去,碧空变成了神仙。之后,每逢阴天下雨之前,冀州上空就布满彩云,竹林寺在彩云中隐约出现,人们还能听到仙境中那阵阵钟鸣。
      这就是“冀州的竹林寺----天上见啦”的来历。
       冀州城的金鸡叫---老朝年的事啦。相传,冀州古城称为“金鸡城”,因为,其北城门楼子内有一金鸡,每天下午酉时(5至7点钟),人们从城门洞子过,只要一跺脚,就会发出“哏儿哏儿哏儿----哏儿哏儿哏儿”的叫声。声音与公鸡叫声一样,响亮悦耳,而且,因为城门洞捧音,回应声还持续一会儿。
         可是,到了三国时期(220---280年间),袁绍占冀州时,税收日加繁重,今日敛,明日征,又抓夫,又抓丁,不是抓人挖濠,就是强迫给袁家修墓,弄得四方怨声载道,冀州百姓苦不堪言。这时,有个仙女李三娘,看到人们生活苦难,就每逢双日磨面,每逢单日给老百姓送面粉。一天,袁绍和夫人刘氏坐着车去找李三娘,走到北城门洞子里,突然,响起了鸡叫声,把拉车的马给惊了,马拉着车狂跑出城门洞子,鸡叫声也停止了。
从那以后,冀州城的金鸡再也不叫了。人们说,金鸡叫,是给李三娘报信,让她躲走。李三娘一走,金鸡也跟着走了。再就是,袁绍在冀州作恶,把金鸡气跑了。所以,后人们说:“冀州城的金鸡叫---老朝年的事啦。”
       冀州的千倾洼—--一铁锨的事儿。緊緊贴着冀州城,北边有个千顷洼,因其面积达千顷,故名千顷洼。1958年建库蓄水后改称为衡水湖。该湖水面积75平方公里,其中,冀州市57平方公里,占76%;桃城区18平方公里,占24%。该湖单体水面积位居华北第一。2000年7月,被国家林业局和河北省政府批准为衡水湖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被评定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3年晋级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公推为“燕赵最美的湿地”“京南第一湖”。
      千百年来,域内流传着“大禹治水时,一铁锨铲出个千顷洼”的故事,所以,有了“冀州的千倾洼—--一铁锨事儿”的歇后语。
在远古时期,黄河流域水灾不断,百姓深受其害。舜继尧位后,即派禹率众治水。禹治水历时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将洪水导入大海。治水成功后,舜把帝位禅让给禹。禹把天下分为九州,冀州排位“九州之首”。
      这天,禹来到冀州巡视,忽被一群面带愁容的百姓拦住去路。一位老者代表大家哭诉道:“大王,前几年您带领百姓们引各地洪水流向大海。可我们冀州地势低洼,水患仍未根除。大王啊,救救我们吧。”禹边听边抬眼望去,只见这里沼泽连绵,一眼望不到边。他暗恨自己忽略此地情况,致使百姓们仍在受难。
      禹随即拿起铁锨,在脚下铲了一下,积水很快就聚到一处,形成了千顷洼,即今日之衡水湖。从此,被积水困扰的冀州百姓拥有了土地,他们种田打鱼,休养生息,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冀州的滏阳河—-曲里拐弯。滏阳河初名滏水,为《禹贡》所称九河之一。滏水得名原因有二:其一是滏水源出自釜山;其二源于《淮南子》:“釜山在邯郸西南,滏水所出,其源沸涌如釜中汤,故称滏”。
       滏阳河为天然河道,发源于今邯郸市峰峰矿区,自宁晋县艾辛庄闸流经新河县境后流入冀州境内,流经冀州的码头李、零臧口、范家庄、衡尚营、东兴出境入桃城区,后与滹沱河汇流后,北达天津汇大清河东流入渤海。
       滏阳河冀州段长29.70公里,其中冀州市、新河共界1.80公里,河底宽16米,全深7.50---8.50米,纵坡万分之一,河底高程17.70---14.70米。域内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滏阳河在冀州域内,大小弯曲很多,三里一拐,五里一弯。所以,有了“冀州的滏阳河—-曲里拐弯”的歇后语。
       关羽坐骑腚朝外—-码头李(马头朝里)。冀州有个码头李村,位于冀州城西25公里处,滏阳河河畔。建国后,始终是区、乡、公社、镇政府机关所在地。明永乐二年(1404年),李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李家庄。明末清初,滏阳河水运发达,在村西修建码头,称为码头李家庄,后称为码头李。歇后语“关羽坐骑腚朝外—-码头李”,说的是,马腚朝外,必然就是马(码)的头朝里(李)了。
      明清时,该村有墩(烽火台)、有堡,有集,号称码头李镇。是冀州有名的“四大堡”之一。那时,码头李水路、陆路都很通畅。水路,上游至邯郸,下游至天津。每年“惊蛰”前后开航,至“大雪”节止,航期约285天。“顺流而下,三四日可抵津。由津逆流而上,七八日可返冀。”陆路,往西“远至元氏、获鹿山中,以至山西、太原”;西北通深(今深州市)、赵(今赵县)、束鹿(今辛集市)、宁晋;往东去德州、山东;往北去前磨头、王家井、石家庄等;往南去南宫、威县等。
       那时,下游从天津来的船只在这里住脚不再往上走,上游邯郸来的船只走到后卸货,也不再往下走。上游来的货船,所载基本是山货,如柿子、核桃、黑枣、栗子、缸、瓦等;下游天津来的货物,大部分是煤炭、大盐、布匹、海货、百货等。舟楫上下,来往的客、货船只交聚码头李,沿河约两千余米的河岸线上,每天都有上百船只停靠,每只船上有多名纤工,管船的又大都带有家眷,因此沿河两岸暂住人口有上千人之多。每到农历二、七大集上,来自各地的商贩2000多个,熙熙攘攘。村中心有个大广场,广场南面建有一座大戏楼,每年农历五月和九月各唱7天大戏,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在滏阳河西岸的河滩上,聚集了很多的小商小贩,有10多个说书场,另外地摊唱戏的、打把式卖艺的,到处叫卖糖果香烟的,炸果子的、摊煎饼的、炸肉合的、烙大饼的、卖老豆腐的等等,无所不有。每天晚上,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灯火通明,通宵达旦,热闹非凡。
      那时,北京会友镖局在码头李建起“会友”镖局分号。镖局的生意就是押运货物和镖船载人入津等。镖船起锚运行时,镖师要站在船头唱镖两千余米的距离。所谓唱镖,就是带有韵味地喊出本镖局的实力情况或曾保过什么镖,以祈沿路平安。
      码头李有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爱国武术家叫李尧臣 (1876~1973年),他自幼习武,14岁已在武林崭露头角,18岁进入北京会友镖局当镖师,押镖无数,身经百战。他是三皇炮捶、绵掌的重要传人之一。他在抗战期间应佟麟阁将军之邀,出任29军武术总教官。他浓缩传统刀术中的精华,创编了一套实战性很强的“无极刀法”,可劈、可刺。在喜峰口战役中,掌握了无极刀法的大刀队骁勇善战,手刃鬼子近百人,追杀日寇60余里,缴获大炮18门。从此使日本兵听到大刀队就胆颤心惊。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人多次请李尧臣到中南海怀仁堂去表演武术。全国的武术比赛多次请他作裁判长。抗美援朝时,为了给前方捐献飞机大炮,他率领子女和弟子四处义演;1966年,他把39件自己心爱的具有文物价值的古代兵器上交给国家。
       提到码头李,人们常常说的最多的是“冀州焖饼”和驴肉。焖饼在明朝时起源于冀州,闻名于码头李。来自俄罗斯、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多个国家的客商都品尝过“冀州焖饼”,对这一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食品赞不绝口。驴肉是码头李又一大特色小吃。驴肉味道鲜美,“天上龙肉,地上驴肉”,是人们对驴肉的最高褒扬。冀州市的驴肉馆绝大部分都出自码头李。
     1966年4月1日,邢台地震后,周恩来总理乘直升飞机得冀县(今冀州市)慰问地震灾民,在码头李村西北召开冀县党政军民大会和座谈会,了解灾区情况,号召“发展生产,重建家园”。
       刘备带众逃命去—-南顾城(难顾城)。南顾城村,  位于冀州城西南30公里处。村东、村南紧靠滏阳河,河上有建于民国时期木桥一座。今属码头李镇。歇后语“刘备带众逃命去—-南顾城(难顾城)”,说的是,刘备逃命,必然就难以顾及城池了。
       该村古称昌成,始建于春秋时期,据今已经近3000   年。原是赵国一座城邑。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于此置昌成县,属信都郡。作为县城,有485年的历史。1956年以来,南顾城村村民在搞农田基本建设中,曾多次发现地下古墓、城墙砖石大瓦和古钱、砖瓦碎块、汉代陶片、铁枪头、箭头之类兵器残骸等物。
      该村有个名人刘植。据《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记载,公元24年(即汉更始二年),刘秀带兵击败王莽后,被更始帝刘玄派到河北征剿王郎。刘秀只带少许随从,与在邯郸称帝的王郎作战,刘秀人少兵弱,很艰难。后因为昌成人刘植及弟喜、从兄歆率宗亲子奉刘秀,使刘秀兵马得以壮大,后来登基做了东汉中兴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封植为骁骑将军,喜、歆偏将军。植成为东汉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东汉建武二年(26年),被封为昌成候。
       自由自在的庄子—-逍遥村。逍遥村,位于冀州城西南40公里处。今属西王庄镇。该村始建于西汉,原名小尧村,后改为逍遥村。1967年“文革”时,曾改为“解放村”,1982年又恢复原村名。
      据传,逍遥村的村名来源于刘秀的一句话。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刘秀被王莽、王郎追缉,经过几天的昼夜急行,才摆脱了王莽、王郎的兵马,来到了冀州城西南的一个村庄。这是,刘秀一行已人困马乏,便在村中一庙前的大树下休息。刘秀一觉醒来,感到十分轻松,顺口说道:“这个地方倒是逍遥自在呀!”刘秀称帝后,这个村就改名为逍遥村了。
       刘罗锅开旅馆—-清官店。清官店村,位于冀州城西南35公里处。今属西王庄镇。清朝咸丰年间(1851~1861年间),该村在此有一旅店,曾有一清廉官吏于店中留宿,遂名清官店,后沿为村名。1967年“文革”时,曾改名为军建村,1982年恢复原名。歇后语“刘罗锅开旅馆—-清官店”,是说刘罗锅清正廉洁,是清官,他开旅馆,必然就是清官店了。
       五分村的买卖—-小本生意。五分村,位于冀州城西南40多公里处。今属西王庄镇。该村建于明朝以前,原名五镇村。因天灾兵祸村民剧减,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南、闫等姓,村名仍用五镇村。当时交纳钱粮,按村庄大小和耕地多少分为十等,该村属中等,正好五分,五分便成为村名。歇后语“五分村的买卖—-小本意”,是说做买卖,仅有“五分”的本钱,当然是小本生意了。
       无神庄不修庙—-名副其实。无神庄村,位于冀州城南偏西25公里处。今属南午村镇。该村明朝末年建村。
       该村为什么命名为无神庄呢?因为,该村从来也没有建过一座神庙;该村村民均不信神。为什么不建神庙、不信神呢?据传说:该村始创建者,是本县南午村姓周的一条血性硬汉子,一是,父母二老仅一年时间内就先后得病,都是被神汉、巫婆没有看好而早亡;二是,他的家庭总被村里人欺负。因此,他父母去世后,负气携家眷离村出走,选地另立。他选的就是现在的无神庄。他去后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一个村庄。因为他是创建者,村里人自然听他的,他规定,不修建神庙、不信神。
      《冀县志》载,该村以农业为主,尤其是种植的黄瓜远近有名,被称为“线黄瓜”,长1米上下,粗5、6厘米,重2、3市斤左右,肉多籽少,鲜嫩,美味可口,风味独特。
        西沙疙瘩村的吃食—-牙碜。西沙疙瘩村,位于冀州城西北25公里处。属官道李镇。明朝末期,刘氏由域内南刘家庄迁此建村,因地处滹沱河支流西岸,且有大沙丘,故名沙疙瘩。后为区别村东同名村,称西沙疙瘩。歇后语“西沙疙瘩村的吃食—-牙碜”,是说该村地质很沙,即便有小微风,也到处是沙土,所以,吃食难免被沙土污染,必然牙碜。
       该村的曾任党支部书记郁洛善,于抗日战争时期办起冀县(今冀州市)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951年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曾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并于1952年随中国农业代表团赴苏联参观,受到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接见并与之合影留念。
       盐厂的汉子—-闲人(咸人)盐厂村,位于冀州城西北20多公里处,南近滏阳河。属官道李镇。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间),该村是滏阳河畔卸盐码头,故名盐场,后讹为盐厂。歇后语“盐厂的汉子—-闲人(咸人)”,是说盐厂村的男人,在码头装卸盐,身上难免沾盐,必然一身咸气,就成咸人(闲人)了。
       良心庄的人办事—-亏不了外人。良心庄村,位于冀州城西北10多公里处,南临滏东排河,北靠滏阳新河右堤。属小寨乡。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于氏、毛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因当时只有两姓,故命村名两姓庄,后以谐音沿革为良心庄。歇后语“良心庄的人办事—-亏不了外人”,是说良心庄的人办事讲良心,必然不会让外人吃亏。
       几十号兵马扎营盘—-小寨。小寨村,位于冀州城西偏北9公里处,现在是小寨乡政府驻地。建国后始终是区、公社、乡政府机关所在地。该村原名固安村,元末明初因遭瘟疫致村民皆殁,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一王姓人由山西代州(今代县)迁入建村。在原村址西侧围村筑寨,定名小寨村。歇后语“几十号兵马扎营盘—-小寨”,是说仅仅几十号兵马扎营盘,必然是个小寨。
      小寨村有一名人史计栋(1837~1909年),是武术名家、史氏八卦掌的创始人。他又名振邦,行六,人皆以史六称之。自幼习武,后拜董海川门下学习八卦掌,为八卦掌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史计栋技益精进,尤擅腿法,发腿击人,常出人意外,防不胜防,武林人士以“贼腿史六”誉之。时京师附近某地,群盗据山为寨,掠夺行旅,劫财害命,地方官无法缉获,聘请他协助缉捕,擒获首魁11人,荡平山寨,为民除了害。清政府赏授六品顶戴,由是声名大振。因史公当时住在北京东城,被称为八卦掌东城派,与程廷华所传南城派八卦掌同时驰誉京都。
       宋太祖建村—-赵家庄。赵家庄村,位于冀州城西南公25里处。属北漳淮乡。该村建于元朝,原名东流村。因赵姓多,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改为赵家庄。歇后语“宋太祖建村—-赵家庄”,是说村名用的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姓,所以,就认为是太祖建的村。
       冀县(今冀州市)原来有4个赵家庄村,1982年5月,人民政府就根据国务院、省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规定,对于同名村进行了更名。当时,除保留1个赵家庄村外,另3个分别更名为西赵家庄村、前赵家庄村、后赵家庄村。
      该村是赫赫有名的“宋门三皇炮捶”始祖宋迈伦的故乡。宋迈伦从9岁开始习武,练习过花拳、大武功、弹腿、十三太保等武术。20岁入场中武秀才,30岁得受三皇炮捶。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京投靠皇家神机营报效国家。道光二十九年入“武肴生”,“前清钦加五品衔”,是清朝咸丰、同治年间著名的爱国武术家。他闭门刻苦练习、钻研拳术之真理,取各家各门拳术之精华,独创了技击之法“夫子三拱手”之绝技,发展和创新了三皇炮捶拳路拳法。他的著名弟子有清光绪帝的妹夫大阿夫及惠铭、赵志中、宋云渠、宋彩臣等,都是当时武术界的一代名人。
       近200年来, 赵家庄村人以习三皇炮捶盛名,三皇炮捶由此繁衍,至今弟子遍布全国,发展到国外,为发扬和传承中华武术做出了贡献。如今,赵家庄村民在农闲之余,习练、切磋三皇炮捶,已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常年练习三皇炮捶的爱好者有近200人。村委会每年在大年初六下午组织村民集体表演三皇炮捶,传承三皇炮捶的精华,增强村民的体质,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圣人立庄—-孔村。孔村,位于冀州城南偏西20公里处。属北漳淮乡。该村建于明朝以前。由孔氏立村,定名孔村。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黄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仍用原村名。歇后语“圣人立庄—-孔村”,是说村名用的是孔子的姓,所以,就认为是孔圣人建立的村庄。
        丰备寺的和尚—-罢(耙)了。冀州有刘丰备、中丰备、前丰备、丰备前庄4个带丰备的村庄,原为一个村庄,村中有铁瓦庙,且榆柳树甚多,故取村名铁瓦庙榆柳林。民国《冀县志》载:“村右有隋开皇三年建崇庆寺,明成化十五年重修”。元朝时,某官人路经此地,村民盛情相迎,款待丰盛,官人颇为满意,遂赐村名丰备。
      从前,丰备寺里的和尚,奸淫妇女成风,民愤极大。状告到皇帝那儿,因有和尚和娘娘是亲戚,皇帝听后说了声“罢了”。当地臣民认为皇帝说的是“耙了”,于是便把丰备寺里的淫僧用耙全部耙死了。
       这几个带丰备的村,位于冀州城南15公里处左右。属南午村镇。

评分

参与人数 3人气值 +12 收起 理由
夏芝 + 2 才华横溢!
真真 + 5 才华横溢!
耄耋庠生 + 5 发帖加5分

查看全部评分

耄耋庠生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4-3-24 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耄耋庠生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4-3-24 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3-25 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耄耋庠生评分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14-3-25 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耄耋庠生 发表于 2014-3-24 06:34
发帖加5分

谢谢加5分!
 楼主| 发表于 2014-3-25 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耄耋庠生 发表于 2014-3-24 06:35
文化,博大精深——普藏于民间。

谢谢评论!
发表于 2014-3-28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个小故事好精彩,特别是把淫僧用耙全部耙死那一段。
夏芝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4-3-28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字虫 于 2014-3-29 05:40 编辑
表于 2014-3-28 08:19
一个个小故事好精彩,特别是把淫僧用耙全部耙死那一段。


谢谢妹妹关注、评论、肯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夏芝 发表于 2014-3-28 12:59
文兄,你写的太棒了!赞赞!

谢谢妹妹关注、评论、肯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5-4 16: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