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1920|回复: 12

[散文] 由“悬棺之谜”所想到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3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楼上看风景 于 2013-8-13 14:17 编辑


由“悬棺之谜”所想到的




                    
“悬棺之谜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话题了.那么重的的寿棺,是怎么放到那么高的悬崖岩洞里和放到钉在悬崖壁上的横木桩上去的呢?早几天看了个电视片、一些专家们在悬棺现埸做试验,用各种办法将寿棺吊上去,有的失败了;有的成功了,但并不完美,终不能给人们一个令人心服的答案.古人真有那么复杂吗?
我是个下放江永农村16年的知青,下放的村庄正在都宠岭下,每年都有几十天在山里干各种劳活.我想通过我在山里干活的一点实际经念,给专家们提供另一种思路去破解悬棺之谜.
记得下放一年多后,国家就拨款给我们造住房,这任务就由下放知青所在的各个生产队承担了.二个月后生产队就派了几十个壮劳力带着我们十来个男知青进山了.去扛我们造房子所需的木材.到山里一看,只见徒峭的山坡上用木料搭建了一个几十平米的工作平台,平台上有人工拉锯台,拉锯师付按木匠师付要求把木料锯成各种尺寸的粗料.平台上有木匠师付的马凳(木工工作台). 师付们巳将造房所需的所有木构部件(门、窗、梁、柱等)在平台上做好了.只需搬回去到现场组装就行了.
当地人,每家都会一些大的劳活,大家都是相互帮工,主家只管饭,并不付工钱.我差不多每年都进山帮人搬扛寿材.都是在山里的工作平台上做好各部构件,回来组装.就好像现在的组合家俱一样,把包装好的家俱部运到家里再组装.
一个道理,把做好的悬棺各部件,吊到崖岩洞里去组装,那不比吊一付寿棺上去简单轻松得多吗?致于没有岩洞放在横木桩上的棺木,也可以先利用横木桩搭建成工作平台,组装好寿材,安放好去世之人后再拆掉工作平台就行了.
这只是我的劳动经念之谈,仅供专家参考,不作定论.
在生产率很落后的年代,人们这样做其实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并不奇怪.就好比六十年代我国造原子弹,所有的计算数据是一项极为庞大复杂的工程,然而它却是靠广大工作人员拨算盘计算出来的.当今的人一定难以置信.其实当时算盘是我国最先进的计算工具,用算盘去计算这些数据是别无选择和极其自然的事.没什么好奇怪的.
人间人工天河,林县“红旗渠”,难道不是人间奇迹?无任何机械,全靠人力,历时十年穿越太行山建成.红旗渠灌区共有干渠、分干渠10条,总长304.1公里;支渠51条,总长524.1公里;斗渠290条,总长697.3公里;农渠4281条,总长2488公里;沿渠兴建小型一、二类水库48座,塘堰346座,共有兴利库容2381万立方米,各种建筑物12408座,其中凿通隧洞211个,总长 53.7公里,架渡槽151个,总长12.5公里,还建了水电站和提水站。已成为“引、蓄、提、灌、排、电、景”成龙配套的大型体系。工程之浩大令人叹为观止.
太行山还有一条完全由人工开凿的“天路”.那里的村民演绎了现代板愚公移山.
这些事都令人惊异、不可思异.然而就是出现了.这不奇怪,只是事物发展的必然.
然则这里面却透着一种精神:勤劳、勇敢、不畏艰难、坚勒不拨、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是极为勤劳的民族.几千年在劳动中产生的智慧数不胜数,为了生存,必须克服一切困难险阻.历经数代于是逐步形成了一些最有效的工作方式.这是数代人智慧的结晶.
我深爱我的国家和民族,我希望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不畏艰难、坚勒不拨、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永世传承!让我们国家永世强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3人气值 +12 收起 理由
红霜叶 + 5 很给力!
杭州西湖 + 3 很给力!
扬州爱莲闲人 + 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8-13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先生精彩写作,从悬棺之谜想到了很多很多。
“我深爱我的国家和民族,我希望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不畏艰难、坚勒不拨、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永世传承!让我们国家永世强盛!!”


杭州西湖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3-8-13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8-13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介绍!明白了!江西鹰潭也有悬棺洞,而且有表演如何放进去…
丰盈平和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3-8-13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红霜叶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3-8-13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3-8-13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霜叶 发表于 2013-8-13 17:20
朋友分析猜想得相当有道理,中华民族真是勤劳智慧的民族。

谢谢版主光临指导.
 楼主| 发表于 2013-8-13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斗老米 发表于 2013-8-13 16:43
这也是破解"悬棺之谜"的一条思路。先生由此引发的思考,证明中华民族确实勤劳勇敢.坚韧不拔,不畏任何艰难险阻 ...

谢谢先生点评.
 楼主| 发表于 2013-8-13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于玉香 发表于 2013-8-13 15:05
谢谢介绍!明白了!江西鹰潭也有悬棺洞,而且有表演如何放进去…

谢谢玉香版主.我也根据年青时在大山里干活经念猜想而巳.
 楼主| 发表于 2013-8-13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扬州爱莲闲人 发表于 2013-8-13 14:50
学习先生精彩写作,从悬棺之谜想到了很多很多。
“我深爱我的国家和民族,我希望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不畏艰 ...

谢谢先生点评.我确实想通过“悬棺之谜"表达我对祖国和我们中华民族的热爱.更希望年青一代发扬中华民族的精神.富民强国!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11 11: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