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1534|回复: 1

[小说] 【原创】【世间百态系列】89徐满娘(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0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毛毛细雨 于 2012-11-12 16:52 编辑


【原创】【世间百态系列】89徐满娘(9)
  

与老太太的对话

   时间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释,科学家说时间是一种尺度,心理学家说时间是一种忘却(1),文学家说时间是一次旅行(2),而对于所有的普通人来说,时间只是一种流逝,一种无法挽回,也无法阻挠的流逝!
   我们感叹时间的流逝,就如同我们感叹生命的流逝一样。人生就是这样的一种自然现象:有风,有雨,既有美好的朝霞,同样也有夕阳西下。到此时,也只有到了此时,没有了人和人之间的感情纠结、没有了事与事之间的利益纷争,同样也没有了个人的功过与成败,一切才显现得那样自然,那样平静,那样安祥。这时候,时间的流逝与否已经不再显得那么重要啦。
   历史告诉我们:时间是一块石头,细节是石头的纹理:时间是一段长河,细节是河流的浪花:时间是一棵大树,细节是大树的年轮:时间是一片天空,细节是夜空中繁星点点:如果把时间比喻成一位老人,那么细节就是老人的胡须和皱纹。

    2012年7月的一天,笔者去到曾经居住了30几年的旧地看看,因为那里的房子已被拆除,马上就要被掘为平地,开发出一片新居。在那逗留了一会儿,拍了几张照片留做纪念,正准备返回时,突然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站在一片废墟上,笔者一眼就认出她是昔日的满嫂,如今的徐满娘丶满奶奶。
   我迅速地走过去,亲切地叫了她一声徐满娘,满娘转身看到我,嗔声道:
  “你这个鬼崽崽这几年死到哪里去啦,也不回来看望我了”
我连声致歉说:“我心里惦记着你呢!”
  “这些屋子拆毁了我还真有点舍不得呢。”满娘眼眶里充满了泪花。
  “是的,终究在这里住了四十几年啊!”我说。
  “是啊,左邻右舍太好了,平时相互照应着,打打麻将,拉拉家长,自从去年搬去二伢子屋里,进门要换鞋,上个街要转两次车,平时他们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去,个个家里关起门来,找个说话的都没有。”




    徐满娘四个儿女,大女儿1966年初中毕业后1968年下乡,1973年以工农兵大学生身份(3)进入到湖南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嫁给本校的一位教师,两个外孙早就长大成人另立家庭,平时很少回邵阳来的,老二(我那位同学)抵职进了运输公司,十几年前单位竞争上岗,他通过择优选用民意测验,最终被交通局任命为公司经理,小女儿(老三)自学成才,在大学就跟同班上一个同学相好,毕业后就跟他到上海那边安家去了。四伢子从单位下岗后,老二帮他凑点钱从汽车修理慢慢地扩展到汽车美容装饰,平常呆在店里也很少回家。因此,徐满娘现在虽然生活衣食无忧,离开了这块曾经生活了几十年的热土,离开了开门相见的邻里,放弃了每天朝夕相处的鸡呀鸭的,浑身反而不自在。

   “你老人家现在要学会放下,学会享福,落心落意(4)的过好每一天呀!”我说。
   “我哪样舍不得放下啊!前年开发商和我来谈拆迁,同意以1万8千元钱做为搬迁赔偿,我二话没说,在这片第一个签下搬迁协议,这事随便搁你们哪家身上,还不会气得半死呀!”


   想那年徐满娘受羞辱之后,曾经搬过一次家,怕的是因为自己的事招致邻居非议,对孩子成长不利。搬了新地方才住两丶三个月,正值夏天来临,孩子们响应居委会“除四害、讲卫生”爱国卫生运动,自己做了蝇拍,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拿起蝇拍到处拍蝇虫,大女儿还得了张《捕蝇能手》的奖状。

    有一天,姑娘和二弟弟俩拿着装满蝇虫的石灰瓶到居委会交任务,正排着队,一个小男孩猛的插到她前面,仓促间把她手里的玻璃瓶撞到地方,“乒乓” 一声摔得粉碎,姑娘正要和小男孩理论,男孩的姐姐也掺和进来争吵,二弟马上冲上去帮姐姐,四个孩子顿时扭打在一起,正在这个时候,那个小男孩的妈妈跑过来,不分青红皂白,扬起手“啪,啪” 给了徐满娘的两孩子一人一耳光,口里还喋喋不休的“偷人婆”“婊子养的” 满街骂了一通。

    大女儿扯着弟弟的手,哭啼啼地回到家里,徐满娘忙问原因,姑娘只是啼哭,二伢子没好气的说:“还不是因为你!”
徐满娘心里明白,这条街有人知道她的底细,这人也不是个善人,如今既然吵开了,今后恐怕会永无宁静,于是到处托人找房子,终于打听到有户人家因为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老两口要去到子女那安享晚年,现住的国有公房要转让,一狠心,拿出家里仅有的几十块钱,买了房子的使用权,才搬来和我家做了邻居。


    徐满娘很可能并不知道中国古时候有个“孟母三迁”的典故,她之所以几次搬家,完全是出于一名母亲的天性,对孩子的本能保护,虽然这种保护显得如此消极和无奈,但也是她当时唯一的选择。

    徐满娘告诉我,自从签下搬迁协议,两个崽都争着接母亲到自己家去住,只是有个条件:动身时除了穿在身上的衣服,带上存款折子,随手提个包,其他什么东西也不许带。
  “那是为什么呢?”我问。
  “为什么,还不是嫌我的东西弄脏了他们家的房间。”
  “有那么严重啊。”
  “就是嘛。两弟兄说给我一间房间,新床新铺盖的,春夏秋冬四季的衣裳鞋帽都办齐,他们哪里晓得有些东西陪伴我60多年,有感情呀,尤其是那张床还是结婚时徐满生花两块银元买下的,四个伢伢哪个不是在那张床上滚大的,看到这些家具,我就能时常想念过去和他在一起的日子,还有那五丶六口菜潭子,里边装着我亲手淹制的酸菜,杂菜,剁辣椒,过去他们吃得那么香,现在口涨价了就吃不得啦?还不是两个臭钱在作怪!”
   “满娘,很多事情要想得开,那些旧东西丢弃固然可惜,但也不能总带在身边呀,‘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
   “你也和他们说话一板腔(6),都是些死昧良心的。”
   “呵呵,你只要现在过得舒服开心就可以呀。”
  “哪里来的舒服开心?他们替我找个保姆,那女人做事还可以,就是不注意节约水电,常常不关灯不关水的,好好的剩菜剩饭都倒垃圾桶里,没事总用家里的座机打电话聊天,讲了她几句还赌气不干了,换一个保姆来又是一样。”

    这些事我听老同学跟我论起过,说接二连三换了几个保姆,都是嫌对方大手大脚的看不惯。我说老太太一辈子是穷怕了,平日里过日子哪怕碎木屑废纸片都舍不得丢掉,这种勤俭节约的习惯变成自然,恐怕很难改变。
  “那你就任由她去呀,反正你再节省,儿女们的钱也不会多些,你再浪费,他们的钱也不会少些。”我说。
  “不和你争啦。要是你父亲还在多好呀,至少也能过几天安逸舒服的好日子。”
  “嗯。”
  “你娘也是一个福轻命薄的女人,年纪轻轻就弃你们而去。有件事你知道不?”她问。
  “哪件事?”
  “我差一点成了你的后娘呀。”
  “嗯,听人说起过。”
  “你家里那个嫂嫂太厉害了,横竖不同意,好像怕我夺了你父亲多少财产似的,还借口说是怕我进屋欺负你。”
  “那个时候大家都很穷,我父亲还背着资方人员的身份,你也是看得起我们家啊。”
  “现在我一个人几十年也过得蛮好的。”
  “那就好好生享受啊。”
  “再享受也快到头罗。你没听说有句话叫‘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 吗?”(7)
  “看满娘这身板就是活到100岁也不成问题的。”
  “你这伢子就是嘴巴甜,难怪从小就招人喜欢的。我也想多活几年,多看看世界,多吃些从没吃过的东西。不过,哪天我真的死了,你就是再忙也要过来帮忙啊。”
  “当然,也是应该的。”


    这件事不幸被徐满娘自己言中,2012年9月3日,老太太在家中突然昏倒,孩子们急忙找车送医院抢救,仅仅拖了两天,9月5日中午徐满娘怀着对这个美好世界无限的依恋,紧紧地闭上了她的双眼。


注释:

1. 一种忘却,心理学家柏格森说:“脑子的作用不仅仅是帮助我们记忆,而且帮助我们忘却。”忘却是一种幸福,忘却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其用意就在于提醒人作,要不停地对自己不健康的情绪进行清理和调整。

2.一次旅行,美国著名文学家马克·吐温曾写过一部以时间旅行为题材的小说,小说的名字是《亚瑟王朝的美国佬》。

3. 工农兵大学生,工农兵大学生(又称工农兵学员),特指在文革期间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群体。1970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批转《北大、清华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决定废除考试制度,“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经两校进行试点经验,,1973年春在全国各高校大面积推广。

4. 落心落意,邵阳俗语,即放心放意。心情安定,没有忧虑和牵挂。


5. “孟母三迁”的典故,孟子年少时,家住在坟墓的附近。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之间嬉游玩耍。孟母见此情景,就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下来。可是,孟子又玩闹着学商人买卖的事情。孟母又觉得此处也不适合孟子居住,于是又搬迁到书院旁边住下来。此时,孟子便模仿儒生学作礼仪之事。孟母认为,这正是孟子所适宜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定居下来了。

6.一板腔,即一个腔调。


7.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 古时 孔子享年73岁,孟子享年84岁。所以国人将这两个年龄说成一个“坎”,能够活到圣人的年龄就心满意足了,其实一般人到了这个年龄段,已经超出了人的平均寿命,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


待续
             2012年11月9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0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寒秋 发表于 2012-11-10 10:33
寒秋欣赏。

阁下是第一个对本文评论的,谢谢关注。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2 04: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