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2666|回复: 55

[回忆录] 【足迹】105、万金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5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知青自强不息 于 2022-6-5 07:28 编辑

105、万金油

      记忆中的万金油功效与后来的风油精有些相似,不外乎清凉、止痛、驱风、止痒;用于蚊虫叮咬,无名肿痛及伤风感冒引起的头疼、头晕,晕车不适等等;对中暑尤为有效。当年它可是知青随身必备的宝贝。
      也许是有感于它包罗万象的用途和有些夸大其辞的说明吧,有同学对神马都可以摆弄一下而神马都不精通的同伴冠以“万金油”的称谓,或揶揄调侃,或讥讽挖苦倒也无伤大雅。或褒或贬,或二者兼而有之,皆视当时的语态语境,因人而异。
      我曾经有幸享受过这一殊荣,留守知青中有人到江东小学看我时送我这一雅号,我欣然受之并不生气。老实说,要从容应对知青生活以及胜任代课工作,没有几招(哪怕是昏招)还真不行。
      比如吹拉弹唱:吹笛子,拉二胡,虽然水平真不咋的,倒也在大队文艺宣传队混了不少工分,业余时间自娱自乐,还打发了不少郁闷忧伤的日子。
      弹风琴,学生时代在贵阳利用母亲工作之便,曾经偷师学艺也会摆弄几下,虽不在行,代课时应付音乐课教学还勉强凑合——江东小学正好有一部风琴。让学生跟着琴声学唱歌,远比扯着嗓子一句一句教唱轻松多了。至于识谱,更是音乐教学的必备之技,好在这于我也并非难事。
      就连看似与代课风马牛不相及的瓦工技术,在代课时居然也派上了用场。
      在我代课之前,江东小学扩建校舍新立了一幢二层木楼,完工的仅有木楼架子,依稀记得仿佛是五扇四间。楼檩和椽子已经安装完毕,但是还没盖瓦;楼板和板壁也还没有安装。
      我到学校之后正好赶上学校组织师生义务劳动——盖瓦。参加者除了教师,仅限于初中班的同学。男教师除留一人负责在瓦垛旁发瓦外,其余的统统上屋盖瓦。女教师(印象中好像只有一两位)负责在地面领着学生传瓦上楼。
      在农村,村民是绝对禁止妇女和女孩上屋顶的,学校却没有这样的禁忌。初中班的女孩对此特兴奋,大胆的一两个率先爬到屋面,与其他男同学排坐在椽子上准备传瓦。架在屋檐边的特制木梯上坐着的男同学中也有三两个胆大的女孩分外显眼。剩余的同学在女教师的指挥下挨个成单列纵队一直排到操场的瓦垛旁。房上房下的学生兴奋不已,叽叽喳喳甚是热闹,就像麻雀打破蛋一般。
      发瓦的男教师一边大声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一边开始发放五六张一摞的小青瓦,同学们依次将一摞又一摞的小青瓦传到房顶,由屋面的老师将它码在椽子间的空隙里备用。
      盖瓦的老师顺椽子的方向依次坐着,檐口和屋脊分别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把关,前者的位置比较危险,后者的技术含量较高。校长让我夹在其他的教师中间,边干边学。
      其实我对盖瓦并不陌生,早在外出打工时就操练过了,因此进入角色较快。我晓得盖瓦的基本功是分辨阳瓦和阴瓦,只有准确选择正确使用才能确保房子不会漏水。如果粗心大意将漏网的孬瓦(有洞眼的瓦)混在阳瓦中使用,今后该处必定会漏水,而且那时翻瓦检修非常麻烦。
      我不敢掉以轻心,很认真地选瓦盖瓦,速度比别的老师要慢一些。即便如此,也让那些老师大惑不解:城里来的知青伢仔哪里学来的手艺?
      当然,除了林老师,没人知道我两个月前还在外地干活,而且干的就是泥水工。
      晚餐时校长犒劳大家,有年纪相仿的老师一定要向我敬酒:“老王,我敬你一杯,我佩服你,真的佩服你,我看这世上就没有你不会干的事啊!”
        “错!应该说,这世上没有我不想学会的东西。这杯酒我承受不起!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不会的东西还多得多呢。”我诚心诚意地婉言谢绝了他的好意。同桌的老师也觉得我言之有理,最后大家为顺利完成任务共饮一杯。

      回到万金油的话题。俗话说,艺多不压身,万金油也好,半瓶水也罢,会总比不会好。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我想,这大概就是当年能够在艰苦的岁月熬过来的原因吧?
2013-6-2117:02

评分

参与人数 7人气值 +26 收起 理由
喜鹊 + 3 赞一个!
孤竹君 + 4 赞一个!
宋玉芳 + 5 赞一个!
肖燕 + 3 赞一个!
阿强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6-5 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艰苦环境磨炼人,我为现在的孩子担心,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老师勤劳好学,无师自通,给你点赞!
发表于 2022-6-5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友精彩回忆佳作,喜欢看。
发表于 2022-6-5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知青自强不息老友[回忆录] 【足迹】105、万金油   .称呼不简单
发表于 2022-6-5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知青自强不息大哥的回忆录——《足迹》105、万金油
发表于 2022-6-5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您的观点,技多不压身,什么都应该学一点,到时候就有用了。这大概就是万金油的好处。
发表于 2022-6-5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艰苦岁月里技多不压身,每招都可混碗饭吃!万金油(啥都会)
发表于 2022-6-5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万金油者,心灵手巧者是也。一看就明白,经手就会干。一专多能,技压群芳。刻苦好学自是必不可少,但这样的人,天生就不是愚笨的主。
文中提及让学生上房传瓦,看得是心惊肉跳,这个学校真是混不论胡,不计后果。未经专业训练,体能孱弱,又无防护设施,就敢“蹿房越脊”,还“舞刀弄枪”,实在太大胆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5 收起 理由
宋玉芳 + 5 大赞!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儿心 发表于 2022-6-5 07:43
艰苦环境磨炼人,我为现在的孩子担心,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老师勤劳好学,无师自通,给你点赞!{::woshou: ...

谢谢海儿心老师首席关注支持理解加分点评鼓励!下午好!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人家 发表于 2022-6-5 08:07
欣赏老友精彩回忆佳作,喜欢看。

谢谢山水人家老友持续关注支持点评鼓励!下午好!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9 1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