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3906|回复: 22

[文化散论] 敦煌遗书劫难推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16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图为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清末至民国,中国的时局,政权更迭,军阀混战,对敦煌藏经洞的这批国宝如何保存难以抉择。1903年左右,王道士曾运两箱遗书及遗画至肃州(酒泉),向安肃兵备道台廷栋汇报,希望得到有效的保护。廷栋以“其书法乃出于己下”为由,斥退了王道士。此后,道人王元箓出售经卷于外人是也非也……

                          敦煌遗书劫难推想

      日前读由张伯驹编著的《春游锁谈》,此书乃裘文若、罗继祖、于省吾等三十六人在张伯驹的倡议下,每周一聚,谈笑之外,无论金石、书画、考证、掌故、诗词、风俗、游记,随书一则,录之与册,集腋成裘,酝为一书。其中一篇由罗振玉之子罗继祖所写的《敦煌余劫解京之余波》读来甚为惊讶,于敦煌遗书之命运感慨系之。文中言,光绪末年,敦煌遗书为英法美日俄多人骗去,国宝流落他人箧中,当时政府没有禁止文物外流禁令,随坐视外人车载马托,不加干涉。及宣统初年,法人伯希和把从敦煌莫高窟道士王元箓手中骗走的6000余卷敦煌遗书走私到巴黎后,把留下的极少的一部分,如《老子化胡经》和隶古定本《尚书》等,带到北京六国饭店,展示给北京文化界名流罗振玉、曹远中、王仁俊、蒋斧黼等人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伯希和这个人也是一个汉学家,以学者的眼光在藏经洞里翻腾了将近一个月,最终精心挑选了一批遗书精品,后来由他编著的《敦煌石窟图录》应该是世界上第一部敦煌学专著。给人的印象是伯希和对敦煌学的研究做出了特别的贡献。在谈话中伯希和说敦煌还有8000多卷遗书以佛经为主。
      一见那些极其罕见的中古时代的经卷和文书,罗振玉大为吃惊。立刻上报清政府学部。学部当下电告甘肃都督以三千元委购8000遗书。同时拨银6000两给敦煌县令叫其征集流散于当地的敦煌遗书。1910年,清政府又命将遗书全部押解到京。据说,敦煌县令在收购遗书中也将其中部分作为礼品送给甘肃和新疆的一些官员。当押送遗书的马车到了兰州时,当地官员也有从中作弊,私藏遗书,据传遗书在押解途中多有丢失。到了北京,押解的人是江西人,没有直接去学部,而是去了同乡德化李氏,李又邀请朋友花三天功夫,从遗书中挑拣精华300余卷。他们害怕8000数不足,便撕裂一张为三为二,以充之。到了学部,验其数,相符,既无他说。但是罗振玉看出其中作弊,将此记在他的文章《姚秦写维摩吉经残卷本校纪序》中。后来罗继祖在西单购得吴昌绶《松邻书札》,中云,有言托之甘肃押解经卷之傅委员,委员遭学部羁押,托人调解,以无证据,不了了之。以此可以看出当时官府之腐败何如。事后,京官偷盗遗书事败露,案犯为何震彝、李盛铎以及学部副大臣刘廷琛,方而谦。罗振玉在其校印的《鸣沙石室佚书》序言中,愤怒地指责何震彝、李盛铎等人偷窃敦煌遗书的行为。清政府学部侍郎宝熙当时曾经上章参奏过这一弊案,后因爆发武昌起义,此案便搁浅。李盛铎、方尔谦晚年移居天津,后来,那些敦煌遗书流散于天津市面,其中一部分被津门收藏家周叔弢、张叔诚等人收藏。周叔弢藏有256件上有李盛铎的收藏印鉴。张叔诚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收藏家,他所捐献的一批敦煌遗书,其中有的印着方而谦的印鉴。文化大革命中间,周叔弢和张书成主动将遗书捐献给了国家。
     以前读过王重民之《敦煌遗书论文集》,中说,敦煌宝藏有建筑、壁画、彩塑、干尸和文书,其中文书约在5万卷。从1900年至1924年的24年间,并没有分类造册登记,运到北京的残卷约8000件,散落民间的估计有1000件左右,其余绝大多数文物均在国外。英国的斯坦因先后两次骗购约13000件。法国的伯希和骗购约5500件精品文书。 日本的橘瑞超骗购约400件。 俄国的鄂登堡盗挖残卷约500件,绘制443个洞窟的平面图,拍照洞窟照片2000余张。 美国的华尔纳,用特制胶布粘走26块精美壁画,盗走彩塑、半跪菩萨各一尊,经卷2件。作为宝藏主人的中国只保存了一万多件,竟然被外国人掠夺了三分之二之多!现在,全世界有四十多个国家博物馆和研究机构藏有敦煌遗书。
      对此浩劫,国人无不义愤填胸,学人纷纷谴责,道士王元箓成头号卖国贼。其实仔细分析当时中国的时局,政权更迭,军阀混战,对这批国宝如何保存难以抉择。从史料看,在藏经洞发现后的三十多年里,敦煌还经历了几次大的劫难。当年, 王元箓他曾邀集敦煌乡绅参观藏经洞,并向历任县令和过往官吏有所馈赠。1902年,颇富学识的汪宗翰出任敦煌县令,认识到敦煌遗书、遗画价值的他将此事上报甘肃藩台衙门。此时,金石学家叶昌炽恰任甘肃学政,曾托汪宗翰代求一些遗书和遗画,作了初步研究鉴定,并将研究成果补入他已经完稿的《语石》一书。他建议将敦煌遗书全部运至省城兰州保管,但因运费难以筹措,未被采纳。之后,他所索得的那些卷子,不知通过什么途径,流散到了日本和美国。 1903年左右,王道士曾运两箱遗书及遗画至肃州(酒泉),向安肃兵备道台廷栋汇报,希望得到有效的保护。廷栋以“其书法乃出于己下”为由,斥退了王道士,但却留下了经卷与画卷。民国六年,廷栋因涉复辟嫌疑,被驻防邦统周炳南枪杀,那两箱经、画也便不知下落。1873年陕西回民起义军白彦虎武装流落到敦煌曾拒守莫高窟,对地面文物造成破坏。1921年国民政府将白俄流亡军人约500人,安置在莫高窟达两月余,使洞窟壁画严重损坏,并毁坏一具完整的元代女尸。1941年国民党马步芳的一支部队曾驻扎莫高窟,对敦煌文物也进行了破坏。其次,当地居民按风俗,随意拿去部分文物以作辟邪用,据说,还有人花钱从道士手中购买遗书残卷册页。还有自然破坏力对它的侵蚀,石窟内的彩塑佛像是用泥土、麦草和木头做材料制成的,壁画的颜料主要是矿物质。按照自然规律,这些东西都会慢慢衰亡。莫高窟现面临着几大危害,一是积沙,一是风蚀,一是风沙尘。上世纪末,窟区每年要清理的沙子就达3000立方米到4000立方米。完全统计,莫高窟现存有壁画或彩塑的492个洞窟中,已有250多个洞窟、4000多平方米壁画出现起甲、空鼓、变色等病害,而这些病害都与风沙有一定关系。有关人士拿1908年在莫高窟285窟拍摄的壁画,与2004年拍摄的相同画面比较。时隔近100年后,该壁画更加残破不堪。
      在那些动乱的年月里,政府官员不是考虑如何地保护它,而是千万百计窃为己有。因此,一时间偷窃成风,敦煌卷子流失严重,这是敦煌卷子自发现以后最大的劫难,当1914年斯但因第二次到莫高窟后,王圆箓对他说了一段令人深思的话,斯但因这样写道:“说到政府官员肆无忌惮的将遗书攫为己有,他所钟爱的中文卷子致受损伤,他表示后悔当时没有勇气和胆识,听从蒋师爷的话,受了我那一笔大款子,将整个藏书全让给我。受了这次官府的骚扰之后,他怕极了,于是,将他所视为特别有价值的中文写本另外藏在一所安全的地方。”
    “莫高”突厥语为“神圣”之意,而作为“圣地”,它的文化魅力辐射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上的一个最耀眼的明珠。从此出发,莫高窟应是世界的,全人类的,人人都有对它的保护责任,回想以上所述敦煌遗书遭遇的劫难,现在看来王圆箓的做法是对的,如果没有斯但因、伯希和等人的抢救,如果王圆箓没有将这批遗书出售给他们,也许遗书的劫难更加可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4人气值 +21 收起 理由
花愫 + 3 赞一个!
海林 + 3 大赞!
耄耋庠生 + 5 敦煌遗书劫难-史实陈述。
子不语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8-16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的不少人就是实实在在的强盗
发表于 2017-8-16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分享!谢谢!
发表于 2017-8-17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朋友的佳作。上午好!
发表于 2017-8-17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分享朋友佳作,上午好!
发表于 2017-8-17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谢谢介绍,问候老师上午好!
发表于 2017-8-17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精彩文图!
 楼主| 发表于 2017-8-18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子不语 发表于 2017-8-16 17:07
最后一段话,让人想反驳,却也似乎驳不了。文物,终归是富贵人家的玩物,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人家, ...

谢谢先生阅读点评  问好祝福
 楼主| 发表于 2017-8-18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党项人 发表于 2017-8-16 18:15
西方的不少人就是实实在在的强盗

谢谢先生阅读点评  问好祝福
 楼主| 发表于 2017-8-18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耄耋庠生 发表于 2017-8-16 19:33
【遗书】-跨越百千年的‘文物’,历经几代“朝廷”兴衰-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兵荒马乱顺手牵羊,秀才和兵上 ...

谢谢先生阅读点评 历史如此,现实如此。多少感叹-唯此【遗书】。先生的喟叹于吾无不同气同感。
问好祝福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4-25 10: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