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可爱老人网 返回首页

荼有虚无的个人空间 http://www.keai99.com/?3000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无欲则静 静则期颐

热度 10已有 567 次阅读2017-3-8 12:12


       此前读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他说,何谓人生的大乐境界,只有将情感往生命的深处上提,即是向纯净而无丝毫人欲烦恼夹杂的境界上提是什么智慧,无非“空性”、“道”而已。 徐复观被誉为新儒学大师,以复兴传统文化为己任。记得他说过,假使孔子与贝多芬相见定能会心一笑。至此自是领悟天下圣贤的大智慧是相通的。当年大儒周敦颐说,吾此妙心,实启迪于黄龙,发蒙于佛印。濂溪初扣黄龙禅师,黄龙对其说,只消向你家中打点,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毕竟以什么为道,什么这么重要,竟一死相与。颜回不改其乐,乐者何事?自有一个契合处。濂溪一日谒见佛印禅师,扣问以何为道?禅师笑答,满目青山一任看。濂溪猛省。黄龙说的孔颜乐处以后变成了一则师傅接引徒弟的著名公案。周濂溪由此体悟心性,说,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颜子独乐其贫,何心哉。孟子说,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祚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皆源于君子的天命之性,所以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也,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庄子说,唯道集虚。就是说,只有道是一切的根源,也是禅宗要悟的真如本性。老子也说,无名天地之始。都说明天下圣贤智慧相同。他们将各自证悟的智慧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方式传达天下而已。以前读耕耘大师的宁静集,他认为道是一种宁静的精神状态。正如周濂溪说,寂静不动。是人的清净本原的生命状态。这个静是纯净的,可以将一切杂念沉淀下来,感发出人的善心,乐心。乐由性出,由自然中流出,无欲则静,虚静则明,明则通。也就说,当人格修养到无欲则静的境界,才能感受到智慧的最高境界。也会感受到于天地同流的大自在,大快乐.
       “所谓‘仁者寿’。历史上许多高僧大德的寿命很长。北大哲学系教授李中华说,在北大哲学系长寿老人比较普遍。“从哲学系系史人物传来看,90岁以上的有十几个人,占四分之一;85岁以上的,有22人,几乎占了一半。载入系史人物传的是比较有学术成就的老先生,他们的寿命确实比较长,最小的也是70多岁。周有光的妻子张允和就是93岁高龄去世。还有钱钟书、季羡林、任继愈、杨绛等等。在北大哲学系,包括在世的教授,90岁以上的寿星有十余人。85岁以上者则超过了20人。美国心理学家雷米曾做过一项研究,他发现适度忙碌而紧张的名人们,通常要比普通人的寿命长出29%。日本学者也曾有过研究:经常动手动脑的老人仍能保持中年人的活力和机敏,而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者则恰恰相反。这也印证了中国古代的“仁者寿”说法。说起来,众多进入耄耋之年的著名学者,他们的人生并不平坦,但他们宽以待人,学养深厚且笔耕不辍,因通事达观而物外超然。他们的性格与思想自然有益于自身的健康长寿。年龄并不是他所追求的,他们追求的是安身立命,能够把自己的生命和从事的事业结合在一起,保持非常平和的心态。他们平时生活也很朴素,没有那么多生活上的特殊要求。像冯友兰、梁漱溟先生就不怎么运动。吃的也很普通,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周辅成先生没有过多欲望、要求,认为吃饱了能工作就是最大的福气。美学大师宗白华享年近90岁,平日非常逍遥,经常背一个黄色背包,里面装着饼干,到哪里饿了就拿一块吃,像一个小孩似的,活得很坦然。所以说保持一个平和无欲望的心态十分重要。

      

3

握手

路过

雷人
5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8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回复 一师 2017-3-8 15:01
    
回复 潇潇洒洒 2017-3-8 17:02
  
回复 长江 2017-3-9 07:41
  
回复 独钓寒江 2017-3-9 08:47
  
回复 蒲公英 2017-3-9 12:58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发布主题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4-25 17: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