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733|回复: 1

[文化] 让隐秘的历史回到常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5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让隐秘的历史回到常识

        来源:共识网 作者:祝勇,潘文捷、薛实群/采
                                                                                                      
摘要
看历史不是看一堆好人坏人,谁是圣明君主,谁又是叛臣逆子。如果用抽象化的东西解释历史,历史就变得非常苍白甚至虚假。要拿历史人物当人看,对他们“了解之同情”,思考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他能做什么样的选择,这种选择有什么合理性,找到背后的逻辑比描述过程更重要。

      

【按】今年五一假期,祝勇先生新作《故宫的隐秘角落》面世。该书运用诗意的文笔,借助详实的史料,透过个人化的视角,捕捉在紫禁城出现过又消失了的那些历史人物及其起伏命运,加上“故宫摄影第一人”李少白的配图作品,全景式解读着故宫的极致之美和尘封已久的历史记忆。新书一出版就受到很多业内人士和读者好评,上市二十天,三次印刷。热卖背后,人们究竟是被深宫冷院的神秘、禁忌所吸引,还是为众多历史人物的血肉筋骨所动容?是被作者在胸中又在笔底的温情文字所感动,还是为他对人性的敏锐洞察和对历史的独特思考而叹赏?带着这些问题,共识网采访了祝勇先生。
     

采访嘉宾简介:祝勇,作家、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北京作家协会理事。曾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驻校艺术家,第十届全国青联委员。已出版主要作品有:《血朝廷》《纸天堂》《辛亥年》《故宫的风花雪月》等。荣获郭沫若散文奖、十月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在场主义散文奖、百花文学奖等文学奖项。主创历史纪录片多部,主要作品有:《辛亥》。荣获中国电视星光奖、金鹰奖、十佳纪录片奖、学院奖等诸多影视奖项。
  采访者:共识网潘文捷、薛实群
     

  故宫的谜题到处都是,等待一步一步去破解
  共识网:你写过多部关于故宫与宫殿的书,《故宫的隐秘角落》与之前作品呈现着怎样的联系?各部作品的着力点分别又是什么?
  祝勇:《旧宫殿》和《血朝廷》是我“故宫三部曲”的前两部,叙事性比较强,带有某种小说性质和虚构性质。《故宫的风花雪月》《故宫记》还有《血朝廷》,都是我到故宫工作以后写的,一开始比较注重故宫整体大的建筑和大的历史,场面比较宏大。但随着时间推进和了解加深,越来越关注具体的东西,比如《故宫的风花雪月》是写《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兰亭序》等书画作品。但不仅仅从艺术史角度看书画作品,还涉及人物的情感命运及一些哲学反思。《故宫的隐秘角落》也是这样,一个方面通过具体的建筑空间来承载人物的命运轨迹,另一方面,不仅仅因为这个宫殿隐秘、吸引人才写它,更深的是找寻历史现象背后的东西。
  共识网:你觉得这几本书,读者最喜欢的是哪本?自己写得最好的是哪本?
  祝勇:第一个问题现在不太好说,因为时间短。《旧宫殿》已经印了六、七个版本了,《故宫的风花雪月》才出版两年,读者口碑很好。《故宫的隐秘角落》上货一周已经卖断货,马上要加印。我个人比较满意的有两本,《故宫的风花雪月》和《血朝廷》,但恰恰《血朝廷》受到的关注不是太多。一些朋友觉得书厚,不太想看,实际上我觉得是自己发挥最好的一本书。
  共识网:写书过程中,对故宫这首“凝固的音乐”又有了新认识吗?
  祝勇:这本书运用“散点透视”的写作方法,一个宫殿是一个点,同时想把它们联系成整体,像《清明上河图》,从这个城门画到那个城门,画了整条街整个城市,如同电影胶片把各个画面连起来,所以能形成更加宏大的场景。虽然我着眼空间写一个个宫殿,但其实也有一条时间上的线索。这本书从明朝灭亡、李自成入京开始,写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最后一篇还提到嘉庆。下一本书,我想把时间线索再拉长,写到清朝末代皇帝,还是通过一些宫殿来写。看完以后,大家能对整个清朝统治者的得意与失意,对一些重大但又不太被人提起来的事情,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共识网:你破解故宫“隐秘”的方法是什么?
  祝勇故宫的谜题到处都是,等待一步一步去破解。写故宫要有问题意识,研究每个东西都要带着问题研究,避免浮在表面。再一个是对历史要有整体把控。这两方面要求,同时做到不容易。比如,修故宫文物不是一个体力活,只要有耐心就可以了。关键是怎么修?像唐三彩的马缺了尾巴,看上去很简单,但脑子里必须有整个唐代雕塑,才能找到问题所在。写书同样如此,表面看写的是书画或宫殿,但它们处在几百年的历史时空里,赏析的逻辑性是什么,能否发现隐藏在其中的问题。如果发现不了,只不过是把看过的史料重说一遍,最多是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别人蒸的馒头,嚼碎了再喂给人家。只有当你有宏观眼光之后,再落实到具体问题上,才能产生自己的东西,真正修好唐三彩的马尾巴。
  共识网:接下来有什么写作计划?
  祝勇:故宫“三部曲”是小说系列,还差一部,我会延续下去。《故宫的风花雪月》书画系列、《故宫的隐秘角落》建筑系列都会继续写下去。此外,还想开辟一个器物的新领域。故宫博物院藏品中,书画仅占很少的一部分,95%以上是器物,很浩瀚的东西,所以故宫写不完。
  如何超越青春经验,是摆在每名作家面前的课题
  共识网:看你的新书,最直接的感受是放松而绝不轻松。你在写作中,有什么独特体验?
  祝勇:归根到底还是刚才说的要有独到之处,每一代人写历史都要有自己的立场和发现。通过发现新问题来推动写作,是让我非常兴奋的事情,也是写作的很大快感。《故宫的历史隐秘》是用散文语言写的,比较放松,但不轻松是因为它有一定学术价值。我的历史散文是建立在历史研究基础上的,也借鉴了他人诸多成果。否则,历史散文就成了沙上建塔,再美也靠不住。
  共识网:你写历史散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祝勇:这是成长过程中,个人兴趣点的自然转型。早期作品更多靠青春经验,那时候有激情、不怕苦,埋下头写就行了,某种意义上讲比较容易。但这个阶段会很快过去,如何超越青春经验,是摆在每名作家面前的课题。现在的80后、90后作家也面临这个课题,你50岁了要写什么?还能不能写?我是2000年前后逐渐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古典文化感兴趣的。另外,我小的时候,父亲非常喜欢历史,家里历史书特别多,《史记》《明史》,还有李贽的《焚书》、蔡东藩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等等。这些历史书,特别不适合小孩看,因为看不懂,但那个时候,除了毛泽东著作、鲁迅全集,也没什么儿童文学之类的书可看。我想研究历史的意识,可能是从小的潜移默化,所以到一定年龄以后就回归了。再加上故宫在北京,自己特别喜欢,2003年发表了《旧宫殿》,之后十几年的写作就慢慢聚焦到故宫上。
  写历史人物的内心情感,任意挥洒不行,必须找到真凭实据才行
  共识网:你的写作多聚焦历史人物,对生活在过去的普通人怎么看?
  祝勇:其实我特别想写大历史中的小人物,像明清的市井百姓,饮酒卖浆之流,剃头的甚至是杀人的刽子手。但我写的是非虚构作品,寻找这些人的史料非常困难,无法建构出完整的生平轨迹,甚至他们连名字都没有,所以只能落笔大人物。即使大人物建构起来也很困难,尤其是解读他们的心路历程。皇帝有专人给他记《实录》和《起居注》,今天干了什么,去哪里了,发了什么圣旨,批了哪些奏折,特别琐碎。而且只写好的不写坏的,皇帝南巡时找了哪个民女,或者哪天喝高了,哪天打人了,根本没有。建构出他们的内心世界,就需要寻找大的历史脉络,同时落实到具体细节中。挖到细节要从浩如烟海的《实录》和《起居注》中查证,特别是找到别人容易忽略的东西,有点像侦探在作案现场找蛛丝马迹。但可能找了很久都找不到史料,特别考验耐心,这也是我写作中感到非常困难的地方。
                     

皇极殿宫门装饰
         写历史人物的内心情感,任意挥洒不行,必须找到真凭实据才行。我尽可能用找到的细节说明问题,能用上的都用上,绝对不浪费。像康熙平三藩时,心里肯定非常焦虑。但如何断定他焦虑,我就发现那段时间他不断祈雨。当时北方大旱,赤壁千里,大清帝国面临几重压力。我就查实录,一天一天查,有一天就查到,康熙去天坛祈雨时突然下起暴雨。这是久旱逢甘露,能让他的内心一下子放松。我就觉得这个细节对康熙特别重要。还有记载吴三桂擒获永历皇帝后,两人见面永历问你是谁,是不是吴三桂,吴三桂不敢回答,连问三次才说出自己的名字,这个细节同样反映了人物的心里起伏和命运的戏剧性。
  拿历史人物当人看,对他们要有“了解之同情”
  共识网:你的文字从不冰冷,能够透出生命的温度,这种情怀的落脚点在哪里?
  祝勇:看历史不是看一堆名字,不是看一堆好人坏人,谁是圣明君主,谁又是叛臣逆子。不管是看器物,还是看书画和建筑,最终都要落到人身上,是人在这里活动,人的情感跟这些事物发生关系。要有穿透眼光,拿历史人物当人看,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他会有什么样的情感,能做什么样的选择,选择有什么合理性,然后寻找背后的逻辑。我觉得找到逻辑比描述过程更重要
  当然,对他们的错误应当有所反思,但反思不是盖棺定论,只能说你有一个视角,站在他后面看到了他没有看到的东西。比如,吴三桂有吃有喝,要什么有什么,他为什么还要造反?汪精卫不是怕死的人,还是孙中山最信任的接班人,他为什么要当汉奸?对历史人物作出简单结论非常容易,但理清历史的逻辑性,并对人物抱有“了解之同情”则非常困难,可是也非常重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5 收起 理由
移不动联不通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6-5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朋友好转载!晚上好!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2 20: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