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1770|回复: 12

[其他] 抗战时中国人的“精神堡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13.076923370361328px]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TIyNzU3OQ==&mid=207855091&idx=6&sn=f5671f3cf836f1ccd28e303751fce54d&scene=5&srcid=tsw47LaPfimtYzfImuMl#rd

而今的重庆人民解放碑

作者:山月
来源:共识网

导读:

将“抗战胜利纪功碑”改成“人民解放纪念碑”是历史使然。但堂堂抗战陪都重庆,留下全国唯一一座“抗战胜利纪功碑”被抹去,不能不说是我们民族记忆的遗憾。

重庆解放碑曾三易其名,尽管它的历史非常短暂,但它的历史文化却因跨越两个不同时代而显得非常厚重。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今天能讲出解放碑历史的,大多是民国时出身的一代人,而新中国之后出身的人,对它的历史不仅知之不多,还认为它就是重庆解放的一座历史丰碑。

其实,重庆解放碑从修建至今才74年,在历史长河中,它只是一瞬。但它在中国近现代的巨变中,则三建其碑、三易其名,反映了近代中国两次重大历史变迁。

抗战时中国人的“精神堡垒”

1937年7月7日深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突袭国军,史称“七七事变”。自此,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在极为险恶的形势下,民国政府退守重庆。但日军紧追其后,从1938年2月起至1943年8月,对中华民国战时首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

在极为险恶的形势下,民国总统蒋介石,为了鼓动全民坚持抗战。为了树立全中国人同仇敌忾的精神,坚定对日长期抗战的信念,于1941年12月,在重庆市区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即市区都邮街广场,一个被日军用炸弹爆炸形成的大弹坑上,建起了一座“精神堡垒”,意指坚持抗日的精神丰碑。

堡垒为一炮楼形状的木结构建筑,按照市制单位计算高为7丈7尺,寓意“七七”抗战。建筑外表涂成黑色,以防日机轰炸。柱底朝民族路方向有“精神堡垒”4个字,另外三方,分别写着“国家至上民族至上”、“意志集中力量集中”、“军事第一胜利第一”的口号。

顶部设置一口大瓷缸,内贮棉条燃油,遇有重大集会,即点火助威,烈焰熊熊,表明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抗战到底的决心,昭示驱逐倭寇、还我河山的浩然正气。

“精神堡垒”,是74年前日本大举侵华的产物,也是大轰炸重庆的产物。据百度百科记述:据不完全统计,在5年间日本对重庆进行轰炸218次,出动9000多架次的飞机,投弹11500枚以上。

日本人的狂轰烂炸,给以重庆为中心的抗战大后方带来深重灾难,其中三九年的五三、五四重庆大轰炸,四一年的重庆大隧道惨案尤其惨烈。但灾难并未让中国人丧失抵抗的意志,战时首都重庆愈炸愈强,中国人的意志愈炸愈坚,日本陆军航空队负责轰炸的远藤三郎少将,最终无奈地向军部递交了“轰炸无用论”的报告。


重庆大轰炸惨状

在如此险恶的大轰炸中,精神堡垒每天还要升降旗帜,山城人民常在旗帜下发出铿锵誓言:宁可家破人亡、血肉横飞,也绝不屈服,与日寇抗争到底的意志永恒。这就是当时中华民族的“精神堡垒”。《大公报》说它象征“中华民族为一坚强战斗体”,宣示着陪都重庆和中华民族抗战到底的顽强精神。

当时,从沦陷区进入重庆的抗战将士和难民,看见“精神堡垒”,抗日信心大增。从重庆出发的抗战将士,也都要在“精神堡垒”前宣誓,以鼓励信心和力量。

1942年1月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公开宣布,盟国第一最高区域统帅部成立,并下设中国战区,由蒋介石出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曾经四次赴华的史迪威任中国战区参谋长。自此,中、英、美、苏四国成为反侵略中心,我国遂列为四强之一。

出任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后的蒋介石,同年10月10日下午4时,在“精神堡垒”前向世人宣布:英美两国发表声明,自动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及在不平等条约中取得的特权(只是英国有所保留,不放弃香港和九龙);与此同时,还决定给中国提供5亿美元的巨额贷款,提供大量的租借物资。

喜讯传出,全国同胞乃至全球华人群情激奋,抗战士气大增。

抗战胜利后的“纪功碑”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中国的抗日战争也随之结束。重庆各界及广大市民得知喜讯,数十万人潮水般拥向“精神堡垒”和较场口广场,欢歌笑语不断、鞭炮鼓锣震天。

在欢呼庆贺的人潮中,民国著名影星金山、赵丹也抑制不住对抗战胜利的喜悦,赵丹索性在地上打滚,结果还撞坏公信拍卖行的橱窗玻璃,留下一个“抗战胜利纪念疤”。

到了夜晚,狂欢的人还是不愿离去,4盏水银灯把“精神堡垒”照射得雪亮,人们通宵达旦狂欢,自发的庆祝抗战结束的活动一直延续到9月上旬。

时任重庆市市长的张笃伦,于1946年10月9日在市政府会议上,提出并决定在原“精神堡垒”旧址上,建立宏伟的“抗战胜利纪功碑”,以纪念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纪功碑由重庆市都市计划委员会负责设计,天府营造厂承造。耗资2.17亿元,全部改用钢筋水泥建设,即使在10米内投掷500磅炸弹亦无法摧毁,碑身至少可存百年之久。

纪功碑于1946年12月动工,1947年8月落成,八角柱形,外饰浮雕,碑高27.5米,内有旋梯可达顶端,碑顶设有标准钟、警钟、探照灯、风向器、方位仪和了望台。

碑的正面,面向民族路,镌有“抗战胜利纪功碑”7个镏金大字,落款书写“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月三十一日,重庆市市长张笃伦。”


1947年落成的抗战胜利纪功碑

碑座有石碑8面,铭刻国民政府明文规定重庆为陪都的全文。美国总统罗斯福1943年赠给重庆市的卷轴译文也铭刻在“胜利走廊”的墙壁上。

“抗战胜利纪功碑”建在原“精神堡垒”旧址上,其目的是提醒国人,8年抗战的殊死拼搏之不易!重庆作为陪都为抗战做出的巨大牺牲可贵!中华民族得来百年抵御外敌胜利之伟大!

市长张笃伦说:

“纪功碑不但说明了抗战胜利的光荣,而且更保证了今后建国的成功。打败了日本,是中国的功劳,所以才有建筑此碑,以永垂纪念。当我们重庆遭受残暴轰炸的时候,美故总统罗斯福曾赠卷轴,向陪都市民表示敬意和慰问。

1944年5月17日,罗氏亲笔书写道:‘贵市人民迭次在猛烈空中轰炸之下,坚毅镇定,屹立不挠。此种光荣之态度,足证坚强拥护自由的人民之精神,绝非暴力主义所能损害于毫末。君等拥护自由之忠诚,将使后代人民衷心感谢而永垂不朽也!’”

堂堂陪都重庆的抗战胜利纪功碑,是中国唯一一座全国全民抗战胜利纪功碑,是抗战胜利的历史见证,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丰碑。

共和国建立后的“解放碑”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抗战胜利纪功碑”曾是亿万中国人心目中的一座历史丰碑,1949年共和国成立后,它却被改头换面成了“人民解放纪念碑”。

重庆市民在解放碑前欢迎解放军凯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陪都重庆也于11月30日“解放”。1950年10月1日,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对“抗战胜利纪功碑”进行改建,原来所有碑文被全部铲除,内外装饰一新,并由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将军题字,将碑文改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

将“抗战胜利纪功碑”改成“人民解放纪念碑”是历史使然。但堂堂抗战陪都重庆,留下全国唯一一座“抗战胜利纪功碑”被抹去,不能不说是我们民族记忆的遗憾。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庆不断有市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呼吁恢复解放碑原貌,因为它是中华民族抗战胜利的历史见证;是全国唯一一座“抗战胜利纪功碑”;

它象征了中国人民一改鸦片战争与八国联军入侵时的软弱,而是以“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同仇敌忾与众志成城进行精神再造,唤起国民走向国家重建和民族信心的重建。

为此,我也强烈呼吁:我们当尊重历史,还原历史,敬请早日恢复全国唯一一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抗战胜利纪功碑”。

2015年7月22日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值 +7 收起 理由
小童话 + 2 大赞!
移不动联不通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青年老人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9-1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5-9-1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年老人 发表于 2015-9-1 09:20
我的父亲经历过重庆大轰炸,我只是平头百姓一个,也呼吁:“我们当尊重历史,还原历史,敬请早日恢复全国唯 ...

谢谢朋友来访!尊重历史,还原历史!
武朝歌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9-1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武朝歌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9-1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5-9-1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朝歌 发表于 2015-9-1 09:48
而今的重庆人民解放碑
引用:
"我也强烈呼吁:我们当尊重历史,还原历史,敬请早日恢复全国唯一一座具有 ...

谢谢关注!
一起愉快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9-1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大亚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9-1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5-9-1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起愉快 发表于 2015-9-1 12:39
谢谢您的精彩好帖.

可惜图片全部未显示.

谢谢朋友关心!照片共4张,朝歌朋友的回貼中已经复制2張下来,说明他能看到。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的音画作品看不见,我改变了可爱老人网的载入网站后就可以看到了。可试一试?
 楼主| 发表于 2015-9-1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海那边 于 2015-9-1 22:36 编辑
慈善中 发表于 2015-9-1 12:55
与重庆有多年 的工作往来,重庆人个性与长沙差不多,有点“辣”,麻辣的香味令人流连忘返。当然,现代时尚的 ...

谢谢朋友回复。我在重庆大学学习、生活多年,非常有感情的!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11 02: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