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5207|回复: 42

[回忆录] 【回忆录】忆童年麦收(原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1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稼圃 于 2021-6-1 17:52 编辑

【回忆录】忆童年麦收(原创)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唐)白居易

       季节尚未到“夏至”,但是从黄淮地区、八百里秦川到华北平原,大面积的麦田已经或即将开镰收割。面对大批新型收割机械进入田间作业,不禁使我回忆起家乡解放后那一年的麦收。
       滦河冲击平原的土壤质地大都是“沙壤”结构,土质细软疏松。小麦是须根系矮棵早熟作物,通常安排为“前茬”,前一年“秋分”播种,出苗后历经枯萎越冬、来年春返青生长,“夏至”前后成熟。小麦收获后,还要立即抢种晚玉米等“后茬”庄稼。为了便于“后茬”整地播种,冀东地区习惯于采用“拔麦子”的收获方式。
       夏天的夜本来就很短暂,小小年纪脑袋一挨枕头就会入梦,好像刚刚熟睡就被大人叫醒。披衣起床,跟随家人向田野进发。行不多时,到了紧靠二滦河岸边的麦田,稍事休息就排兵布阵,开始操作。
刚开始弯腰伸手,尚能够感觉到晨露湿润,麦秸也比较柔软。双脚抓地,两手拢握一掐麦秸,着力拔起,还算轻松。但是,几经践行这单一枯燥而繁重的“拔麦子”的营生,手掌逐渐由白变红,再过不久就一个个鼓起水泡,梢一用力更就疼痛难忍。
       待到火红的太阳越升越高,地上热气蒸腾,空中日光曝晒。加之麦芒扎人肌肤,汗水和飞溅的泥土填嘴、迷眼,让人抬不起头,睁不开眼,直不起腰,实在难以坚持。
       劳累的工序一直进行到浩日当空,大片连作的麦海,已经被全部连根拔起并打捆树立成行。此时,由黄牛驾辕的木轮铁瓦大车准时进入麦地,众人方才抬头、直腰、抹一把汗水,七手八脚将一个个麦捆装上大车,任由黄牛拖曳着小山儿似的麦车,慢慢悠悠上路回家。
       午饭后,摊晒在场院的麦穗逐渐干透,随即套牲口拉碌碡碾压脱粒。忽然,西北方向出现团团乌云,接着有一道道闪电划过,相继听到滚滚雷鸣。眼看着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抢场如救火。于是男女老幼、街坊邻里全都赶来帮助“抢场”,挥动叉筢扫帚、刮板木掀,赶在落雨之前,脱粒、扬场、装口袋,争抢搬运,颗粒归仓。
......
       农田劳作是辛苦的,但是只有辛苦劳作,才能创造财富,才能尝到丰收的喜悦,才能养成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的性格。如今,机械化作业已经代替了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是当年那种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精神,应该永远保持。

评分

参与人数 11人气值 +45 收起 理由
春归来 + 5
周永根 + 5 大赞!
宋玉芳 + 5 赞一个!
抱瓮灌园 + 3 大赞!
无双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6-1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赞美回忆录忆童年麦收
发表于 2021-6-1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忆童年麦收。老师说得对:农田劳作是辛苦的,但是只有辛苦劳作,才能有所收获!
发表于 2021-6-1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李稼圃大哥的回忆录——忆童年麦收   
发表于 2021-6-1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李先生《【回忆录】忆童年麦收(原创)》佳作!晚上好!
发表于 2021-6-1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民望天吃饭,收割季节,天气变化,抢场真如救火。先生阅历丰富,博学多才。
发表于 2021-6-2 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忆童年麦收,历历在目,情真意切,文章结尾,主题升华,非常欣赏。
发表于 2021-6-2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
发表于 2021-6-2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瑢芳田智 于 2021-6-2 09:39 编辑

麦收季节里记忆最深的就是抢场,摊晒在场院的麦子眼看着快要干了,突然天气剧变,此时连队人员不管是干什么的都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场院,齐心协力赶在下雨前把麦子装进麻袋,用苫布盖得严严实实。这真是紧张而又快乐的劳动,也体现了集体的力量。欣赏李稼圃老师的美文佳作!
发表于 2021-6-2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介绍分享!欣赏佳作!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11 02: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