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6116|回复: 51

[文化散论] 历史上县长官的称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1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文字虫 于 2014-11-21 07:56 编辑

(发表于《中国网》)
历史上县长官的称谓
      县,是我国地方行政区划名称之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仍然使用。
      县,过去隶属于州、府;现在隶属于省、市,是乡镇的上一级行政结构。
      县的长官,现在称谓县长;历史上有若干个称谓。
       ----县令。这一称谓,产生于秦汉以后,直至宋朝前,存在了1000 多年。是我国历史上县长官时间最长的称谓。《辞海》《词源》等书中解释:“秦汉以后”,“人口万户以上的”县的长官称“令”。唐《百官志》载:县令从六品”。
       ----知县事、知县。这一称谓,产生、存在于宋朝。宋朝时,县的长官,“遣京朝官执行其职务”, 称“知县事”,简称“知县”。
        ----县尹。这一称谓,产生、仅存在于元朝。《元史百官志》载:当时,每县置“达鲁花赤“(“头目”之意)1人,以蒙人任之;又置“县尹”1人,以汉族人任之。同理一县之事。
         ------县知事、知县。明、清朝至民国前期,县长官的称谓,与宋朝大同小异,称“县知事”,简称“知县”。冀县志载:民国时,冀县行政结构称为“公署”,长官称“县知事”,由省长呈总统批准。
       ----县长。《冀县志载:民国11年(1922年),县的长官,始称“县长”。中国共产党执政后,至今,县长官的称谓,始终是“县长”。县级的市、区称“市长”“区长”。内蒙古县级的旗称“旗长”。县长,一般都是县党委的副书记;行政,即政府的“第一把手”。
       ----县佐。《辞海》解释:“辛亥革命后设置,为县知事的佐理,设于县内要地,不与县知事同城。”“后废”。冀州市志载:抗日战争时期的1939年至1940年,冀县曾经在县城西部设立人民政权组织----“县佐公署办事处”, 其长官称为“县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10人气值 +34 收起 理由
腊梅 + 1 赞一个!
须臾岁月 + 3 赞一个!
荷塘芬芳 + 5 受益匪浅!
剽悍的鹰 + 4 赞一个!
华北李中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1-21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冯以农 于 2014-11-21 08:21 编辑


谢谢辛老!让我又获得一次“历史知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发表于 2014-11-21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帖增长知识,谢谢文哥哥!
发表于 2014-11-21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增长了历史知识,谢谢介绍!  
安里会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4-11-21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耄耋庠生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4-11-21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耄耋庠生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4-11-21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4-11-21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介绍,长知识了。
发表于 2014-11-21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哥的介绍!学习了!
发表于 2014-11-21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珍贵的历史知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9 03: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