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6793|回复: 47

[文化散论] 冀州的出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6 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文字虫 于 2014-10-6 06:05 编辑

(发表于《中国网》)
        冀州的衣食住行
          【冀州生活习俗(4)】
冀州的出行


      无论何地、何时、何人,出行,都是生活中的必须,都是难能弃离的。
      河北省冀州市人们的出行方式,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不断变化,使人们深深感觉到生活的越来越幸福。
      从千百年来到新中国建国,从建国到如今,出行方式发生了天壤之别的巨大变化。


建国前的
出行方式

      从千百年来到新中国建国前,冀州人的出行方式,是很原始落后的。
         步行。人们出行走亲戚、办事情,最主要的方式是靠“11”号---步行。男人们路近时下步走,十几里、几十里、百里地远行,同样是步行;女人们路近时,也是步行。步行时往往还要带着些东西。
       骑驴。家庭条件稍微好些的,人们出行骑头小毛驴。男人们自己骑驴出行;女人们出行骑驴,有其丈夫或者其他男人步行跟随。
       坐车。包括坐牛、驴、骡、马拉的大车和马、驴拉的小轿车。少数家庭条件好的人家,也仅是女眷,串亲戚、去看病等出行时坐大车;极少数人家,走亲访友等出行坐小轿车。小轿车是特制的,车轱辘上面如同1间小房子,有门、有窗、装窗帘、有顶蓬。富人家里都有自己的小轿车,专用于出行。一般人家,结婚、去看病,或者去请大夫,要雇用大车或者小轿车。
       坐船。遇有水路时,出行坐船。要给船家钱。
       坐轿。官宦出行坐轿。轿需要人抬,分二(人)抬、四(人)抬、八(人)抬,等等。一般人家,只有结婚时雇用轿,一般为二(人)抬。
       建国前,冀州人大都是几辈子也没有坐过汽车、火车等机动车。



建国后的
出行方式

      从新中国建国后到上世纪80年代前,冀州人的出行方式,有了很大变化。主要是逐渐消失了骑驴和坐轿,增加了骑自行车、摩托和坐汽车、火车等机动车。
       步行。上世纪60年代以前,步行仍然是人们的主要出行方式。1963年至1968年期间,笔者上中学。当时是全县范围内招生,家离学校近的二、三十里,远的六、七十里,但大都是步行,我们一个班40多名同学,仅有4人有破旧自行车。
       骑自行车。建国后,冀州人开始购买自行车,以车代步。
      上世纪60年代末,有辆自行车,都是一种很大的荣耀和傲然。记得一位县委(当时的县革委)的科级干部因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年年吃救济。后来,有位亲戚给他买了一辆新自行车送给了他。他第一不敢承认是自己的,第二偷偷摸摸地骑用,公开地还是骑原来的破旧自行车。而从此,机关也再也不给他救济了。
      到了70年代以后,自行车才逐渐普及。《冀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载:冀州百户拥有自行车,1978年是87辆。
      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们结婚不再坐大车、坐轿,改为骑自行车。
      60年代,冀州有了自行车客运,俗称“二等车”。“二等车”在那个年代里,是比较方便、理想的小型运输工具。1964年,把它列为客运站为顾客服务项目之一,解决无车村镇旅客的代步工具。由汽车站统一管理,并规定运价。当时运价是:单程每华里5分钱,往返双程每华里4分钱。至1966年发展到十几辆。1970年以后,随着公路通车数量的增加,“二等车”的业务逐渐减少至消失。
      骑摩托车。上世纪70年代后期,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开始购买摩托车,出行骑摩托。
      坐小拖拉机。上世纪70年代,农村有了小拖拉机,用来农田作业和运输。有时,人们走亲戚或者办红白事,也坐小拖拉机。
       坐汽车、火车。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和人们经济条件的好转,人们出行乘坐汽车、火车的越来越多。自1973年起到1981年,冀州先后开辟了衡水、新河、李家瓦窑、西南王、徐家庄、码头李5条客运班车路线,共设48个站点。一般只要出县,人们都要乘坐汽车、火车。
      坐船。冀州因为河流水源枯竭,水路消失,到60年代末,人们出行坐船成为历史。


现如今的
出行方式

      从上世纪80年代后到现在,冀州人的出行方式,有了巨大变化。主要是逐渐消失了步行,增加了骑摩托、电动车和乘坐公交车、短途、长途客运车、出租车、私家车。  
       骑自行车。自行车已经普及,《冀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载:冀州百户拥有自行车,1978年是87辆,1988年达到180辆,平均每户近2辆。如今,骑自行车出行,不但成为家常便饭,而且,被人们认为是锻炼身体的好措施。
       骑摩托车。摩托车逐渐成为年轻人必备的交通工具,而取代自行车。《冀州市(冀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载:百户拥有摩托车,1988年40台,2006年74台。
       骑电动车。包括电动二轮车、电动三轮车,还有电动四轮车。进入21世纪后,出行以电动车逐渐取代自行车和摩托车。青壮年人购买电动二轮车;中老年人购买电动三轮车,不但稳,还能够带老伴,或者接送孩子上幼儿园、上下学;农民购买电动三轮车、四轮车,不但能够代步,还能拉载农副产品。
      坐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包括打的和私家车。现如今,冀州人出行,日常的选择是,坐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包括打的和私家车。出行路程近些,坐汽车、火车,远些,坐火车、飞机,水路坐轮船。现在,冀州各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和部分村庄通有至市区的班车。还有市区通往衡水、枣强、新河、南宫、德州、邯郸、邢台、石家庄、天津、北京等等周边大中城市的班车。客运线路共计53条。
      家中老人出去走亲戚、检查身体、看病、办事等,晚辈人一般都是给“打的”;出门带有小孩,或者有时接送上幼儿园、学校的孩子,也要“打的”;人们聚会、就餐、几人结伴或个人外出办公事、私事,往往“打的”;遇有天气不好,上下班也“打的”;……。目前,冀州市城区有2个出租车公司,有120多辆车,人们招招手、或打个电话,就可以打辆车。城区和各乡村还有几百辆不同型号的出租车。
      私家车进入21世纪后发展很快。《冀州统计年鉴》载:2006年,百户拥有私家车4台;2012年达到26台。2013、2014年发展速度更快,据调查分析,城区50%的户有私家车。
     《冀州市(冀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和《冀州统计年鉴》载:冀州人均交通费,1988年2.7元;1992年3元;2006年51元;2012年 80.75元。
        另外,人们出行,还有个东西货运问题建国前,人们出行带货,依靠牛、驴、骡、马畜力车运输,有“拉脚”的大车运送物资;建国后,先是畜力车运输,后有了汽车、拖拉机运输;如今,有配货站、快递等物流企业。至2006年底,冀州共有配货站35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8人气值 +30 收起 理由
金秋年华 + 1 赞一个!
京青 + 3 赞一个!
游游 + 5 赞一个!
香水 + 5 赞一个!
荷塘芬芳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耄耋庠生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4-10-6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耄耋庠生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4-10-6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4-10-6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用出行,这一简单的事例,反映出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巨变!让我们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自豪!
发表于 2014-10-6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数据说话,正能量,老人网的一道风景!
 楼主| 发表于 2014-10-7 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耄耋庠生、风清云淡、真真评分鼓励!
谢谢加精!
 楼主| 发表于 2014-10-7 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耄耋庠生 发表于 2014-10-6 17:02
发帖加5分

谢谢加5分!
 楼主| 发表于 2014-10-7 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耄耋庠生 发表于 2014-10-6 17:05
【原创】冀州的交通,缩影着国家的交通。
只是经济的发展没有相应的,生态恢复和补偿。

谢谢关注、赐评!
 楼主| 发表于 2014-10-7 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清云淡 发表于 2014-10-6 19:21
老师用出行,这一简单的事例,反映出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巨变!让我们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自豪!{: ...

谢谢关注、留评!
 楼主| 发表于 2014-10-7 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真 发表于 2014-10-6 23:34
数据说话,正能量,老人网的一道风景!

谢谢妹妹肯定、鼓励!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17 00: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