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可爱老人网 返回首页

许树人的个人空间 http://www.keai99.com/?434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黄桥许家(93)

热度 7已有 382 次阅读2016-5-21 16:49 |个人分类:纪实小说

93、成功

  

 93(2)、畅抒

 

93、旧照

(2012年8月20日) 

     许树人 

  喜观旧照网方开,

  岁月沧桑感慨来;

  犹识当年青壮景,

  镜中恼恨发须皑。

 

元月

 元月 本指农历一月(正月),今天也常用于指阳历(公历)一月。元 ”是“始,第一”的意思,因此用元月指一年的开始。中华民国时,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旧历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 2012年元月1日,是腊八节,这一天,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元月里,除了家务,在间隔的上网时间里,重点是整理整理一生中成长的旧照片。陈旧的老相片初次传到网上,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观照浮想,还题写点韵文说明。这几天有这个事情做,日子倒觉得充实。认真地收集起来,诗作也还不少——

元月2日,在网上看到一幅如花似的叶子组成的图片,别致新鲜,遂乘兴写了一首《七绝·花叶》——赤橙黄绿青蓝紫,花叶真无展美时春色满园迎面出,凡人谁说未娇姿。(2012年2月7日按律修改)。在生活中,陪衬的角色,有时也会风姿独显,靓丽骄人。

 相映成趣,也是从来的真理。元月3日,我看到青竹和红梅的组合,刚柔相济,觉得格外的新艳,于是写了一首《五绝·竹梅》赞之——竹青殊耿劲,梅密傲寒开;红绿尤相衬,更添白雪来。(2012年2月7日按律修改)。

 看到雪中红梅,知道又是即将过年的时候了。掸尘扫房子,自然是汉族少不了的传统年俗。这年底的大扫除,寄托着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所以,千家万户也年年清扫。今年我在整理书架时,发现了尘封着的90年代我写的条幅底稿,翻开看看,有草书、楷书、篆书……乘兴拍照后,一一呈于网上。元月4日,我先为仿毛体的“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题一首《五绝·字迹》——草书原习作,长久被尘封;子女精心照,欣愉网络容。(2012年2月7日按律修改)——使得书法和诗词融为一体,同时还发了光彩,比堆积在那里要强得多。

时代的进步,让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东西成为网上的景致。东西之多,可以说是看不完,阅不尽,日日都有新内容。就是远在西疆的天山地貌,也扑入视野,真切可见。像雪莲这种高山奇珍,也是今天方睹尊颜。一时感慨, 2012年元月8日,吟成小诗:《五绝·雪莲》——素有高清性,滋生在雪山;不忧冰雪酷,更放美姿颜。(2012年2月7日按律修改)。

天山,我虽然没有去过,但是别的山还是爬过不少。翻看着在贵州时候的照片,我又想起了在龙里军垦的岁月。分别的时候,几个人在营房里留了影,现在看时,连一个朋友的名字也记不起了……思想至此,元月8日,我为在部队营房前的留影题写了《五绝·军垦》——龙里西山下,新营军垦房;今观风华景,老友已难详。(2012年2月7日按律修改);另一幅,是抗旱休息时照的,地点在营房的西边桥下,题作《五绝·拱桥》——营西溪有路,桥上下乡频;抗旱余闲照,不知当事人。(2012年2月7日按律修改)。

再翻看在大青山下的照片,时光又把我拉回到了在内蒙古包头、呼和浩特生活的日日夜夜……

最早的是小学毕业照,上边赫然留着包头铁二小的印章。学校在东河区,想想1956年1057年我在这个小学生活的情形,教室、操场依然在目;老师、同学犹还记得。当时的校长叫李国英,是铁三局的先进工作者;孙广信、瞿静等同学的名字、面目依然清清……这张照片,留下了我一生中最早的形象,回忆当时写《小树》的作文,也表述了成长的愿望和信心。瞻照忆昔,2012年的元月9日,我题写了一首《七绝·二小》—— 铁路东河双铁小,包头三局老城郊;人生今览开初照,转瞬春秋五七交。(2012年2月7日按律修改)。如今看来,人在少年时代的记忆,确实是永久的记忆,要不,眼前糊涂的古稀之人,怎能回首往事,情景历历啊……

 第二张是初二时的照片。如今犹记得,包头铁中的北边临着巴颜喀拉大街,初中部、高中部和铁路技校,从左至右连城一片。这张让我最难忘的到北京参观十大建筑时的照片,又唤起了我58、59年的记忆。当时学校集体组织,每班两人,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幸运者。到北京,住在前门外的西河沿大街。一星期的时间,让我平生大面积地浏览了首都的天地,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这张照片,是离开首都的前一天在天安门前的合影。我现在还能记得校长郭景振,班主任吴振江和同学司松筠、刘淑筠……端详之久,于元月16日,吟成《七绝·中学》——十大名方刚落成,铁中组队诣都京;西河沿里租居处,白玉桥前留茂嵘。年代虽已久远,但友谊记忆犹存。去年联系上了在北京工作、退休的司松筠,言谈之中,还共述时情……后来,初中的同窗周林珠又从额尔多斯发来了珍贵的初中毕业照,让我顿时想起了更多的同学……

第三张是1963年的照片。高中的三年,是为考学准备的重要年月。看到当年毕业的形象,真是青春靓丽,风华正茂;观而今,须发尽白,风烛残年,颇有许多感慨!人说,不是一阵寒彻骨,哪有清香扑鼻来……确有道理!念此,元月18日,遂作一首《七绝·高中》——六三春节气温寒,备考高招不怕难;年假借书五十册,闲翻乱看夜将阑。短短小诗,粗朴平实,算是对自己青春的深情回忆!

第四张是大三时候的照片。大学是在呼和浩特上的,内蒙古师院就是现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前身。在大学仅有的几张照片中,这张在学院游泳池里刚学会游泳的照片也显得很珍贵:串联结束,刚回到学校;我也结束了不会游泳的历史。念此,2012年元月20日,我题一首《七绝·大学(1)》——自小故乡旱鸭子。弱冠游泳会青城;倘能拼搏立己志,天下何为不可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生也是一场游泳,稍有不慎,就会呛水,甚至还会丢掉宝贵的性命……

第五张,是我参加编写《毛主席论农民运动》语录时的照片。记得当时抽调的有党校的老师,有农牧学院的老师,有呼市郊区的工作人员;我们学院有图书馆的两个老师,另外还有中文系的郭兆兴和我。地点设在师院的图书馆……值得回忆的是,这段时间,在翻阅资料的同时,我看了不少的书,学习了不少新的知识……成书之后,我们还曾坐车到后山的农村宣传,进一步了解了呼市周边农民的生活。念此,元月20日,我为之写了一首《七绝·大学(2)》——高校抽员来学园,摘编语录累无烦;图书馆里查资料,成册《论农》笑语喧。 不过,诸多的故事,还是只有参加者知晓……

第六张是68年离校时的照片,67年毕业,一直到68年才分配。中文系汉三算是最大的一个班了,70多人,照相时也没有聚全。因为造反派和保守派的头目都在我们班上,不是这个派的头目被抓,就是那个派的头目被关……参加“四清”工作回校以后,思想交锋就没有停止过。汉三的名字,就这样一直留存在了史册之上。思之,元月20日,还写了一首《七绝·大学 ( 3 )》——大班七十汉中三,社教临河大半年;文化劫难六五始,院门合影众不全。

四十年后,借助网络联系上了还在内蒙呼市的同窗刘立,在她寄来的同学通讯录上,仍然是以汉三相称。在呼包同学聚会的照片中,不过一二十人。当时听说就已有十几个人告别了这个世界!真是:一江秋水逝华年,煮酒寻诗夜不眠啊!

光阴荏苒,流光易逝元月23日,就是龙年春节回首往事,人生代代无穷矣,江月年年只相似时光匆匆,忽焉又是一年

年前照例少不了办年货,扫房子,贴对子,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在网上,也渲染着过年喜庆的气氛。譬如连年有余的年画,看了也觉得吉利,于是,2012年元月15日,写了一首《五绝·有鱼》——竹青高耸立,绽俏腊梅妤;莲荷亭姿美,蓝波现九鱼。帖子发在网上,与更多的朋友一起恭贺新春!

春节,我们是在漯河过的,回想起来,对龙年的总体感觉是:节比较清静。其间,只是不放假的银鸽纸厂的外甥女小丑和她的儿子来家,再就没有别的亲戚……黄桥故乡,虽说也不远,但老一辈下世后,小的已很少来往;贵州的亲姊妹,因为山水千里阻隔,也只是电话中互致问候。同事、同学,真正有交往的,也远在他乡……

女儿、女婿一直到初三下午才开车从安阳回来,在三楼的家里算是热闹了三四天……安阳,我原也去过,印象并不深刻;近两年和老城的崔家成了亲戚,来来往往,所以便成了一家特别关注的对象。

过大年,大家都是在家里忙活着团聚;市面上,反倒关门闭店,没有平时那样的繁荣。

初一早上,我照例起来到烟厂花园里走走看看,忽然觉得地乱人稀,冷冷清清的。远远地只见环卫工人还在一个劲儿忙碌,认真地清扫着除夕夜燃放过的众多炮渣、纸屑……似乎比平时更辛苦!触景生情,我颇有些感慨,2012年元月23日,就写了一首《七绝·初一》来赞美他们——  一夜鞭歌遍地花,清晨环卫扫飞渣;关门集店喜团聚,洁美辛勤为大家。

真是像一首诗里写的那样:料峭春寒中,马路上最早出现的是你的身影;
当人们还在温暖的梦乡甜蜜酣睡,你已经用勤劳开启了城市的黎明……这就是简单平凡的你啊,点燃了每一抹灿烂的朝霞,然后淹没在人海里悄无声息;
这就是质朴无华的你啊,谱写了一支支动人的晨曲,用心底最真挚的爱意……

初二以后是走亲访友的日子。这时的街道两旁,放满了各种礼品;不远处的烟花摊前,不时地会听到闲散、清脆的鞭炮声;忽然遇到了熟人,彼此说些祝福的话,相互拜个年……真所谓:共庆新年笑语哗,散席分尝胜利茶。

初三晚上女儿回来,真是:今夜偏知春气暖,欢声新透绿窗纱……

初四中午,儿女齐聚,更是欢乐异常;下午,孩子们开着车去外面转转。一家五口,先在金山桥东边的凤凰山上看看,照了几张相;又到沙河对岸的沙滩上跑跑玩玩,也留了一些影。这之后,又直趋郾城奔牛那里逛逛,领略古镇风光。回来时,又顺便开到湘江路上一家营业的店铺洗洗车虽说收费加倍,也不过20元,据说比安阳便宜得多!晚上,一家人打打麻将,自家人赢自家人,倒是玩得痛快……

春节易过,平日漫长。真如唐·方干《除夜》诗中说的那样:明日便为经岁客,昨朝犹是少年人。新正定数随年减,浮世惟应百遍新。

初七早上,女儿女婿到八一路喝了胡辣汤,就开车上高速返回上海……

以后闲暇时日,还在网上为这些市郊的照片一一题了诗,合称《 撷景题咏(12)—— 金沙滩七绝6首》(2012年春节于漯河),分录于下:

 (1)  福地中原漯市水,豫南双汇一沙滩;碧波荡漾任游激,绿岸回环凭展观。

 (2) 左岸移栽炎带树东弯亦建凤凰山; 自来人羡江南景,急步新趋更美颜。

 (3) 依旧碧波沙澧水,更新又见大沙滩; 莫言没有名山景,儿女相携天地宽。 

 (4) 婿女初三安市还,相携畅顾漯河湾; 醉心不止波光景,亲意融融热泪潸。 

 (5) 儿男相伴碧波边,兔去龙来又一年;似幻桥西砧捶响,又忙船过浪来卷。 

 (6)女伴双亲绿水边,沙滩新景一时鲜;几天假毕东南去河海融分波相连。 

接下来的几天,白天有此起彼伏的鞭炮响,夜里有阵阵明亮的烟花放,算是延续着过年的气氛……

正月十五的晚上,市里在沙河的彩虹桥和金山桥上施放烟火,观看的人早早地就往河边聚集,大街上一时人流如潮。我们老两口也随着人群来到解放路北头的大堤上,等待着一年的欢庆……烟花始放,五颜六色的红灯、黄链、绿朵、紫球,不时地照亮了夜空,真是:天花无数月中开,五采祥云绕绛台。堕地忽惊星彩散,飞空旋作雨声来——给人们带来了灿烂、靓丽和欢乐……

回忆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的时刻,多少人家在这漫漫的郊野和河滩,充满了欢乐和笑声……

回想起来,今年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女儿来家的时候,给带回了从苏州购买的二胡……装好之后,拉拉曲子,自娱自乐,自我陶醉,这不禁让我想起李白的诗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觉得是另一种多年来没有过的新鲜……忆及女儿的孝心,我甚至激动得掉下了不轻弹的热泪……

元旦带着所有的祝福和祈祷从空中飘然落下,它将在历史性的一刻里带给整个世界福音。

一月,伴着腊梅的芬芳,带着冬霞的色彩,踏着崭新的弦律,轻轻地掀开了一本崭新的日历雪花飞洒着喜悦,天宇响彻着歌声,万物装扮着新装……

元月,是一年的开始,春节是一个重要节日 过年,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送走玉兔,祖国迎来的是龙腾虎跃的崭新的春天……


握手
1

路过

雷人
6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7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回复 游游 2016-5-21 17:20
    
回复 阳夏居士 2016-5-22 05:17
  
回复 林林五 2016-5-22 05:33
  
回复 一师 2016-5-22 07:26
       o
回复 许树人 2016-6-5 17:23
游游:      
感谢总版光临、鼓励……敬茶!
回复 许树人 2016-6-5 17:24
阳夏居士:   
谢谢朋友褒赞……问好!
回复 许树人 2016-6-5 17:24
林林五:   
感谢老朋友赏评……祝福!
回复 许树人 2016-6-5 17:24
忙里偷闲:   
谢谢光临、支持……敬茶!
回复 许树人 2016-6-5 17:25
一师:           o
谢谢朋友鲜花鼓励……祝福!
回复 许树人 2016-6-5 17:26
秋枫丹柬: 拜读,畅游之心得,健康得以继,祝安泰。
感谢朋友精彩品评……精彩!祝福!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发布主题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5-20 15: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